徐特立:從教七十載,求是一輩子
徐特立一生既教過“舊學”也教過“新學”,既是教師也是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從三尺講臺到硝煙戰場,從創辦小學、中學、師范學校到創辦黨的第一...
一館一品,文化筑基!
近年來,伴隨著北京理工大學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學校黨委聚焦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和一流大學建設,持續深化“五核同蒂、五館合一、五融并舉”...
貼心、走心、入心!讓服務“一站到底”!
作為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中心始終踐行“以師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一網、一門、一窗、一次”為目標,推進服務標準化、集成化、...
魏思文:書寫“京工輝煌”的“紅色國防教育家”
【編者按】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建設教育強國,培養造就新時代的教師隊伍,就要堅持用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創世界記錄!“火眼金睛”探測復雜世界的光譜密碼
北理工張軍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秉承“報國擔當,知微見著,交叉協同,卓越創新”的精神,在科技報國之路上勤耕不輟,6年甘坐“冷板凳”,潛心鉆...
以破為立,拓新謀“前”——北理工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建設發展側記
自2015年成立以來,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以“孵化優秀人才 培育學科方向”為使命,做實“人才特區”,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發展,培養創新拔尖人...
6+2!北理工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牽頭6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技術發...
十周年|共繪京畿大地高質量發展壯美畫卷!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統籌兼顧,科學謀劃,深度融入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
美美與共,看“北理工設計”四十載春華秋實!
1984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以下簡稱“設計學院”)前身——北京工業學院工業設計系應運而生,是改革...
擔當新的文化使命,建設新時代一流大學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建設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必須要有一流的大學文化。
祝賀!5位北理工人當選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北理工姜瀾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理工王海福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
打造“中國芯”,跑出加速度——北理工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人才培養側記
2021年6月,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正式成立。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北京理工大學杰出校友王小謨院士親筆題寫院名,開啟了高起點...
胸懷天下、破維發展,推動新時代法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學校面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不斷加強精品文科建設,增強文科發展的驅動力、協作力、創新力,著力塑造高質量的文科發展體系...
【踐行教育家精神系列報道之一】“力”筑強國夢,躬耕育英才
2023年9月,由胡海巖院士領銜的北京理工大學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師團隊入選第三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新生故事丨心之所至,揚帆遠航
今年,學校招生工作實現新突破,理工類生源質量再創新高,文史類生源質量穩步提升,整體生源質量穩居全國一流大學前列。眾多優秀的學子將在金秋...
新生故事丨在奮斗中繪就青春畫卷
今年,學校招生工作實現新突破,理工類生源質量再創新高,文史類生源質量穩步提升,整體生源質量穩居全國一流大學前列。眾多優秀的學子將在金秋...
瞄準科技前沿 服務國家需求
同等功率下,激光脈沖的持續時間越短,瞬時功率就越大。當激光脈沖持續時間短至千萬億分之一秒級,瞬時峰值功率可超過百萬億瓦,超過全世界所有...
時訊快遞
-
校史白描:我們的延安作風...
2025-05-23
-
高校國防專業教材研究國家教材基地啟動會在北理...
2025-05-21
-
【匠心師者】馬壯:師者如光...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