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入學季】新生故事:心有所向,揚帆遠航
9月3日,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3910名2019級本科新生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北理工,為校園注入嶄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了這次相遇...
李博:博士畢業,到基層去!
年薪40萬,東南沿海發達地區…… 面對這樣誘人的條件,你會如何選擇? 2019年夏天,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博士畢業生李...
朱漫福:做青春的“賽車手”
“1圈,2圈……30圈,31圈……50圈?!? 中午時分,烈日炎炎。在略顯寂靜的北理工校園中,一輛水滴形的賽車,以25km...
新理念,新機制,建設一流新平臺
? ? 材料科學與技術是信息、電子、自動化等高新技術與科學的基礎和先導,縱觀國內排名頂尖的理、工科類高校學科設置,材料學科均...
陳藎民:愛國奮斗的“五四先驅”
五十年代,在北京工業學院工作時期的陳藎民先生 “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書寫決勝脫貧攻堅的北理工答卷
? “經研究,批準方山縣退出貧困縣?!?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包括北理工定點扶貧的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在...
中國航天日,理小北帶來一場穿越之旅……
? (策劃:黨委宣傳部 王朝陽)
姜楠:在北理工,帶你解讀人文之美
? “如果文學藝術不是需要一生來學習,它就不成其為一種事業;如果文章不需要作者改到所用心力都已用盡,寫作就不值得追求,如果不...
春華秋實,“載荷”博士成長記
? 實驗室、食堂、宿舍,晨出晚歸,三點一線;操作實驗、整理數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神八搭載”“長七...
為中國“深空之光”璀璨長駐
? 空間電源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應用于航天器上的電池組件,被稱為“航天器的心臟”,對保障航天器正常工作起著決定性作用。空間電源系統...
北理工的她,萬千角色都是你最美的模樣
【編者按】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北理工,女性支撐起學校發展的“半邊天”,為學?!半p一流”...
周立偉:“黑夜之眼”探索者
“我能作出一點成績,是自己一直有這樣的信念,要在寬束電子光學上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這個目標始終鼓舞著我,鍥而不舍地努力去實現,并...
自行車上的院士毛二可: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千里眼”
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它通過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位移速...
與改革開放同行,綻放設計藝術之花
【編者按】改革開放走過四十年,伴隨著改革開放,北京理工大學完成了“由單一的工科向以工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發展轉變”等“五個歷史性...
梅鳳翔: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 【編者按】2018年下半年以來,學校按照黨中央要求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2019年,在祖國即將迎來7...
北京理工大學2019年新年賀詞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值此新年到來之際,我們謹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向兢兢業業、辛勤耕耘的教職員工,向泛舟學海、汲汲求知的莘莘學子,向奉獻余...
筑實一流大學建設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
?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中國高等教育寫好“奮進之筆”的進取之年,也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的第...
回眸四十載,經心筑夢,管奏華章
? 【編者按】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伴隨著改革開放,北京理工大學完成了“由單一的工科向以工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發展轉變...
書寫“家”文化,建設一流實驗區
? 距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15公里,背靠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的西山風景區,坐落著北理工在京最重要的教學科研實驗基地——西山實...
時訊快遞
-
校史白描:我們的延安作風...
2025-05-23
-
高校國防專業教材研究國家教材基地啟動會在北理...
2025-05-21
-
【匠心師者】馬壯:師者如光...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