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一本書,寫了四十載,正青春!


——首屆全國優秀教材《電路分析基礎》側記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1.jpg

一本教材,在北理工誕生,四十余載時光,4次修訂,5次出版,累計發行430多萬冊。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110余所國內高校廣泛使用,一代代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高校學子獲益其中。這本“傳奇”的教材就是《電路分析基礎》,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學李瀚蓀教授。

2021年10月,全國教材工作會議暨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表彰會在京召開,《電路分析基礎》成為北理工7種首屆全國優秀教材之一。作為國內第一部高校電路分析課程基礎教材,《電路分析基礎》四十余年來為我國高校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一頁頁翻開,光陰流淌,這是一本穿越時光的“故事書”,育人的味道歷久彌新,躍然紙上……

“從0到1”,立下“軍令狀”

2.jpg

李瀚蓀教授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黨和國家決定恢復中斷已久的高考,使人才培養重新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為即將“春回大地”的國家培養人才,成為當時的一項緊迫任務。1977年10月,全國高等學校工科基礎課教材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在新時期編寫一批高校急需的工科基礎課程教材,并決定由北京工業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承擔《電路分析基礎》教材的編寫任務。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昭昭。面對黨和國家的需要,50歲的李瀚蓀主動領命,擔任主編,并立下“軍令狀”,要保質保量完成這項重要任務。李瀚蓀,1950年畢業于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1年來到北京工業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站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此后,李瀚蓀先后教授和輔導“電路磁路基礎”“無線電基礎”“電工學理論基礎”等課程,并致力于電路理論的教學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雖然,已深耕電子類人才培養26年,但面對編寫《電路分析基礎》教材任務時,李瀚蓀仍然感覺挑戰不小。當時高等教育事業正處于“撥亂反正”的恢復階段。國內并沒有電路分析基礎類課程的現成教材,也沒有太多可供參考和借鑒的經驗和資料。面對國內資料為“0”的局面,李瀚蓀決定從查找國外資料入手。在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要想查找一本外文資料只能一趟趟的跑圖書館和書店,甚至還要委托書店輾轉訂購。

改革開放前夕,國內的相關教材都是源自蘇聯,李瀚蓀在系統研究分析之后,發現這些教材在體系劃分、內容編排上,并不適用于我國弱電類人才培養的需求,由此他把研究重點又轉向歐美國家出版的教材。一本本厚厚的外文原著,李瀚蓀不知翻閱了多少遍。在透徹研究了國外相關人才培養的論述和教學資料后,李瀚蓀開始提筆編寫中國第一部高校《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材。沒有電腦、沒有打字機,李瀚蓀編寫教材只有一支筆和一摞稿紙。

當時,李瀚蓀全家生活在學校分配的12平米宿舍內,床挨著桌,桌挨著墻。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李瀚蓀經常奮筆疾書到凌晨,每到夜深人靜,伴著家人熟睡的聲音,那一人一桌一燈,仍在勤奮地工作著。雖然條件艱苦,但傳承北理工紅色基因的李瀚蓀,心中想的只有如何盡快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抓緊時間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建設好現代化的大學。

3.jpg

1978年出版的第1版《電路分析基礎》

帶著堅定的信念,李瀚蓀克服困難,歷時九個月,終于完成了27萬字《電路分析基礎》(上下冊)的編寫工作。經由主審單位西安交通大學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兄弟院校共同參與的教材審稿會議審核通過,于1978年7月第一次印刷出版。《電路分析基礎》的出版,實現了中國高校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材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 

 讀懂“123”,有“骨”有“肉”

“教材是由若干知識點組成的,正如房屋是由磚石筑成。知識點的羅列不能稱其為教材,正如一堆磚石不能稱其為房屋。”在編寫過程中,李瀚蓀非常注重挖掘、完善、突出“基本結構”。

結合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國內外大量教材、資料的研究,李瀚蓀結合哈佛大學Bruner教授關于學科的“基本結構”理論,在教材編寫中創新性地改革了基本結構,形成了一個假設(集總假設)、兩類約束(來自電路結構和元件類別)、三大基本方法(疊加、 分解、變換域),“123”的基本結構讓這本新教材條理更為清楚,更利于教學。

在內容體系上,李瀚蓀還創新性地根據事物變化的內外因關系,抓住形成電路響應、電路現象的內因,在國內教材中首次按照電阻電路和動態電路兩大體系來進行知識傳授。 “傳統教材大多按照電路響應進行分類,分為直流電路、正弦交流電路、瞬態電路等,但響應是分析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我認為這種劃分方式欠妥,而且隨著現代電路功能的增多,這種劃分難以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也不便于學習。”按照李瀚蓀劃分的體系,從內因出發,教材分為電阻電路和動態電路兩部分,十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這種電路教學的體系劃分,對國內后續相關學科教材的編寫產生了深刻影響。

摒棄“動態電路分析即過渡過程分析”的狹隘分析視野,增加動態電路的疊加性質,以方波代替正弦波來闡述過渡過程;摒棄蘇式傳統教材中廣泛使用的“開關定律”,改為強調電容電壓、電感電流的連續性……通過一系列教學內容上的創新改革,《電路分析基礎》在國內第一次將弱電與強電加以區分,并加強弱電相關基礎知識的傳授,對培養弱電類人才的針對性非常強。

5.jpg

李瀚蓀教授手稿

“用與電子線路課和電子技術課不同的方式,引入PN結、晶體管小信號與大信號模型,不僅解決了是否需要在本課程中引入受控元件和如何正確運用疊加原理的問題,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更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人才培養是個連續的過程,每門教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電路分析基礎》十分注重與后續課程內容的銜接。“這本教材的框架脈絡非常清楚,教師使用這本教材講課時,思路非常清晰,學生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更為容易。”作為“電路分析基礎”的授課教師,北理工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王勇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電路分析基礎》在實踐檢驗中不斷更新,其最終目標便是能讓學生學得明白、教師用得放心。很多使用過的師生表示,《電路分析基礎》是他們工作學習時必備的“案頭書”。   《電路分析基礎》出版至今的四十余年間,李翰蓀堅持與時俱進,始終關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進展,根據技術發展情況和實際教學需求,不斷將最新理念、知識注入新版教材中,持之以恒地進行精品化教材建設,形成了一系列國內教材首創,為我國高校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的基礎性貢獻。

學電路,走好人生之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在一本思政類教材中,出現以上的教誨之言,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但是,在最新的第5版《電路分析基礎》教材中,除了原理、公式、電路圖,一句句詩詞古文、名言警句恰到好處的穿插其間,不禁讓人感慨這本教材的匠心獨運。這些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詞句,對電路中的科學原理進行了巧妙揭示。

四十年來,每一版教材都是李瀚蓀親自編寫及修訂。2017年,已經90歲高齡的李瀚蓀推出《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雖然已經不在講臺上授課,但是他的拳拳育人之心始終不曾改變。在修訂《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時,李瀚蓀不僅在寫作上力求運筆流暢、層次清晰,還結合課程思政要求,深入挖掘教學中的思政要素,突出自己“工科教材‘人文’化”的理念,寓“價值引領”于“知識汲取”與“能力培養”之中,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在了優秀教材的字里行間。

“由正實數域變換而來的對數域是一個‘虛擬世界’,對數表是現實世界語言和這‘虛擬世界’語言間的‘字典’!”生動形象的比喻、青年人易于接受的語言,讓抽象的知識一下子變得清晰、有趣起來。“這本教材不僅告訴學生‘是什么’,同時還引導學生去探索‘為什么’,從導語到原理再到范例,循循善誘,學生使用這本教材學習的效果非常好”。王勇介紹道。

6.jpg

2017年出版的第5版《電路分析基礎》

這本使用了四十余年的教材,之所以經久不衰,始終得到不同時代高校師生的歡迎,除了科學、經典的內容設計,貼近學生的教學表達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李瀚蓀長達數十年對這本教材的精心耕耘。李瀚蓀瞄準科研領域和行業發展的最前沿,聚焦學生群體的時代變化,不斷把自己授課的經驗體會,融入到一版版教材的修訂中。“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相對比較難,《電路分析基礎》這本教材深入淺出,覆蓋的知識點非常全面、詳細,邏輯性非常強,環環相扣,為我之后的專業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已經是北理工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副院長的傅雄軍教授,作為學校1996級微電子技術專業的本科生,談起24年前使用《電路分析基礎》教材的體會時,仍然記憶猶新。

方便學生自學,也是《電路分析基礎》的一個突出特點。自學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一本便于學生自學的教材更加重要。一些“干貨滿滿”的教材,往往有“骨”無“肉”,學生讀起來晦澀難懂,只知結論、不知緣由,并不利于學生自學。針對這個問題,李瀚蓀就主張“教材宜細不宜粗”,“細”教材闡述透徹,便于自學,利于解惑。

《電路分析基礎》教材自誕生以來,國內眾多知名高校一直將其作為電子信息、自動化、計算機類等專業的“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材。目前,在北理工每年都有1300名以上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該教材。這本既便于學生自學,也利于教師教學的優秀教材,得到師生們經久不衰的贊譽。在四十多年的實踐探索中,《電路分析基礎》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繼承經典、與時俱進、立德樹人,其改版次數、發行量和影響力在國內同類教材中可圈可點。教材自發行以來,曾獲得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優秀獎、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二等獎、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等榮譽,入選過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發行量長期居全國同類教材前列。

“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關鍵要素,更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載體。以李瀚蓀為代表的學院幾代教師講傳承、重創新,與時俱進、精益求精,不斷將新思想新知識新觀點融入課堂和教材,不僅推出了5版《電路分析基礎》教材,還推出了《電路分析基礎學習指導》《電路分析基礎學習指導》《簡明電路分析基礎》《簡明電路分析基礎教學指導書》等系列配套教材,共同構成了優質教材矩陣。”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黨委書記武楠談道。

一本書,一堂課,一群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北理故事,還在不斷演繹新時代的精彩篇章!


百家乐官网投注外围哪里好| 百家乐官网长龙如何判断| 皇冠网络刷qb软件| 百家乐赌博出千| 温州百家乐官网真人网| 百家乐技巧论坛| 新大发888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赌场策略论坛| 大发888官方 df888gfxzylc8| 百家乐单跳打法| 百家乐官网庄闲概率| 西乡县| 游戏厅百家乐技巧| 六合彩现场开奖| 旅百家乐官网赢钱律| 百家乐官网最常见的路子| 金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最多的娱乐城| 网上百家乐是假还是真的| 致胜百家乐官网下载| 老虎机 | 大发888娱乐场客户端| 百家乐喜牛| 百家乐官网打水策略| 线上娱乐场| 大发888 dafa888游戏| 百家乐计划软件| 百家乐路子分析| KK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全讯网bbin888.com| 玩百家乐有几种公式|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信誉如何| 百家乐官网真人游戏投注网| 澳门金沙会| 大发888真人官网| 博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现金百家乐官网下载| 百家乐官网庄闲和概率| 宁河县| 百家乐官网赢钱lv| 百家乐官网翻天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