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張軍:扛牢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發布日期:2023-04-06 供稿: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編輯:吳楠 閱讀次數:
黨的二十大對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作出重要部署。新時代新征程上,面對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高校要進一步增強一刻不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切實扛牢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為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以教育現代化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高校建設成為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統領性建設,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抓好黨建“基本功”,建強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深刻把握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準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前進方向,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確保一流大學建設發展始終同黨和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決守好課堂主陣地、各類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提升斗爭能力、斗爭本領,不斷強化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
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北京理工大學堅持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任務,旗幟鮮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從政治高度領導謀劃和推動學校事業發展。以模范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基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突出強化二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全力推動事業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提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感召力,強化師生思想引領、政治引領、價值引領,建構“智慧思政”紅色文化育人新模式,用“兵器三代人”“雷達三代人”“車輛三代人”等標志性成就打好師生思想底色,引領成才奮斗方向,帶領師生堅定不移聽黨的話、緊跟黨走,在奮力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偉業中詮釋使命責任。
以提升政治能力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高校建設成為培養時代新人的堅強陣地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高校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領保障立德樹人。當前,我國教育發展面臨的“時”與“勢”、責任與使命發生重要變化,要求我們準確把握我國高等教育所處的歷史方位、時代特征、發展規律,走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高校心懷“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培養時代新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要立足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目標性特征,著力培養黨和國家亟需緊缺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足人民性特征,加快完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致力于推進教育公平,不斷強化高質量教育資源供給;立足世界性特征,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力量。要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一體部署的重大戰略意義,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三位一體”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面向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需求,著力構建人才自主培養體系,重點推動卓越工程師培養、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構建學科自主建設體系,瞄準高精尖缺和前沿學科,深化內涵建設,加快交叉融合,推進“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工”協同發力;構建科技自立自強組織體系,匯聚“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接“大項目”、催生“大成果”,以之為牽引全面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基礎研究能力。學校深刻把握人才隊伍是高校創新之核、發展之要、強校之基,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著力建設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強化“師德為先、育人為要、發展為本”,引導帶動教師隊伍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努力做“經師”“人師”的統一者。通過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加快推進“雙一流”高質量建設,堅定走好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紅色育人路、強軍報國路、創新發展路。
以有力政治監督為保障,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涵養宜學宜教、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高校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正是要以有力政治監督保障黨對高校的各項決策部署要求落地見效,形成生動實踐。要推動責任落實到人、具體到事,強化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一體落實、貫通融合、綜合發力、形成長效。堅持嚴字當頭,增強嚴的定力,保持嚴的韌性,踐行嚴的要求,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緊盯招生、基建、資產、后勤、科研等重點領域,讓紀律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堅持“三個區分開來”,一體推進“三不腐”。堅持實字貫穿,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針對師生急難愁盼問題,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力戒“象牙塔”里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推進教育公平,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以黨風帶校風、促師風、育學風。堅持久久為功,推動學校管黨治黨體系化、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持續發揮巡視利劍作用,系統推進中央巡視等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地落細;堅持依規管黨治黨、依法辦學治校,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持續鞏固風清氣正、團結和諧、追求卓越的辦學生態。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黨委不斷推進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實施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支持其圍繞實現黨章賦予的任務,聚焦主責主業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持續鞏固拓展中央巡視整改成效,把巡視整改統籌納入學校事業發展全局,層層壓實責任,扎實推進第四輪校內巡察整改和第五輪校內巡視。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實施政治監督清單制度,構建“監督事項—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整改及評估”閉環。堅決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加強對師生關心關愛,大力推進“智慧北理”行動,提升一流大學治理效能,有效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學校干事創業氛圍持續向上向好,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成為新時代北理工人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