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喻佑斌:讓外國人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發布日期:2013-09-03 閱讀次數:
——專訪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喻佑斌院長
供稿、攝影:黨委宣傳部 趙琳 編輯:趙琳
【編者按】孔子學院作為中華文化對外交流的重要戰略平臺,從2004年至今,中國已經在世界五大洲的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8所孔子學院和500個孔子課堂,注冊學員已達50多萬人。在遙遠的楓葉之國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就座落著一所由北京理工大學和薩省大學共同建立的孔子學院。2013年暑假期間,宣傳部派出記者,對這所北理工在北美大陸興辦的第一所孔子學院開展了專題訪問,讓我們走進這所楓葉之國中的孔子學院。
第一次見到喻佑斌院長是在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的辦公室。喻院長一副銀絲邊眼鏡,笑容溫和,是一位學貫中西而又儒雅謙遜的學者。在一個多小時的專訪中,喻院長談到了他的人生經歷以及創辦北理工-薩大孔子學院的初衷,還有辦學的種種挑戰和對未來的展望。
創辦薩大孔子學院的緣起
喻佑斌1998年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西方哲學系,博士畢業后分配至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工作。2003年-2004年,喻佑斌在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也正是那一年中國在美國成立了第一所孔子學院。而與孔子學院結緣也是源于他在牛津時的一段經歷。喻院長在牛津居住時,鄰居經常帶著女兒來和他的兒子一起玩。新年的時候他寫了新年賀卡給鄰居家的女兒。鄰居說:“哇,Allen(喻佑斌的英文名),你會寫日語。”。這讓喻佑斌很吃驚,因為其實賀卡上用的是中文和英文,鄰居把中文當成了日文。后來鄰居解釋說,因為她所熟知的動畫片、玩具、電動車都是來自日本,所以她很自然的把賀卡之類的東西都與日語聯系在一起。像這件事一樣,還有很多英國朋友經常問及一些很奇怪的問題,比如在中國是不是還有搶女嬰、搶婚這樣的事情,這讓喻佑斌經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后經過溝通,才知道這些問題很多都是從《紅高粱》之類的電影和一些故意揭中國丑、揭中國短的小說里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不真實的了解。但這也表明西方人非常想了解中國,他們充滿了好奇。那時喻院長跟同事們就意識到,讓外國人了解真正的中國,向他們介紹我們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國知識分子要有責任感,我們沒有政治宗教的野心,只是想讓西方人了解中國,對中國的事情關心、了解真實的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但我們過去的文藝作品沒有讓西方人對中國有一個恰如其分的了解,沒有了解到中國文化的精髓、真正優秀的價值觀和道德倫理的傳統。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友好的,勤勞的民族,而這恰恰是西方了解非常少的。如果給西方提供有意義的線索,讓他們學會語言,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中國,而不是僅僅靠這種帶有偏見的宣傳獲得對中國的印象。”知識分子出身的喻院長,談起中國文化的海外影響時感慨頗多。他說:“自近代以來,以梁啟超、梁實秋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就開始向外國介紹中國的文化,但西方人對我們的了解還是很少。”
在我國大力推廣孔子學院的當下,很多人不愿意做孔子學院院長,因為不愿意中斷職業生涯。但是喻院長認為創辦孔子學院是中國做的很有戰略意義的決策,因此毅然放下人文學院副院長的工作,投身于孔子學院的建設中。從北理第一所孔子學院——位于尼日利亞的拉格斯大學孔子學院開始,喻院長就一直致力于北理工海外孔子學院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我在去尼日利亞擔任院長前是北理人文學院的副院長,對于我的職業規劃,我沒想過要去孔子學院,因為我有自己的研究領域。但因為在牛津的經歷,我認為應該支持學校想與國外大學合辦孔子學院的想法,讓外國朋友更多的了解中國。”懷著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美好愿望,喻院長自此開始投身于海外孔子學院的建設工作中。他跟國外的很多大學進行了接洽,加拿大薩省大學就是其中一所。薩大的前校長Makina曾經表示有意建一所孔子學院,希望有中國的大學合作,這與北理工的想法不謀而合,兩所學校傳統的合作基礎更是為這一合作項目帶來了直接推動作用。兩校經磋商后于2011年遞交了申請,并達成合作協議,隨后孔子學院到國家漢辦的批準后,成功建立。根據協議,喻佑斌教授擔任中方院長,負責教學和行政管理,同時也承擔孔子學院中文和中國文化相關課程的教學。喻院長提到在他來加拿大之前就得知薩大文化與宗教學院已經開設有中文課程,但中文老師都來自臺灣,所教授的都是以臺灣漢語教學體系為基礎的“國語”。雙方經過探討,同意尊重目前薩大已開展的漢語課程教學體系,只是在此基礎上按照孔子學院的建設要求開展普通話課程教學,相互尊重,相互溝通,合作發展,也是兩校長期以來真誠合作的精神主旨。
齊心協力,架起友誼之橋
負責孔子學院日常管理的除了喻佑斌院長,還有一位加方院長—薩省大學宗力教授。中加雙方院長配合默契,從孔子學院申請階段、兩校協議簽署到孔子學院成立運行,都注入了兩位院長的心血。工作中分工不分家,兩位院長積極主動,團結協作,這也是孔子學院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談到宗力教授,喻院長這樣評價說:“宗力教授是一位非常嚴謹、認真的社會學學者,學識淵博,受人尊敬。他跟大學決策層和各院系都有非常好的關系,善于協調校內各類事務。同時,他還是華人社區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大家都稱他‘活雷鋒’,在社區中樂于助人、為人熱心、真誠體諒是非常有名的??鬃訉W院的成功申建、前期工作的順利展開、主要業務的有序推進,宗院長都功不可沒。跟這樣的學者合作共事既是我個人見賢思齊的大好機會,也不失為我職業生涯中的一件快事”?! ?br />
在孔子學院的管理工作中,除了兩位院長,還有一位薩省大學派駐的行政助理——趙丹老師,主要負責財務管理和對外聯絡工作??鬃訉W院的教師隊伍中有來自國家漢辦的兩位國際漢教志愿者、一位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漢語教師,還有六位加拿大華人擔任兼職中文老師。北理工-薩大孔子學院提供的課程主要包括初級漢語、初級商務漢語、實用交際漢語、中國書法課、國畫技法基礎和漢語HSK考試證書班等。喻院長介紹說:“短期內我們還是讓自己的老師教中文,長期來看,學中文的學生會越來越多,這就學院吸納當地優秀的中文師資力量加入其中。”根據加拿大的政策,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書才能在中小學任教,因此不少國內來的新教師需要要在當地重新培訓,所以孔子學院對于經驗豐富的中文老師更加青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孔子學院并不是薩大的一個院系,按照國家漢辦的要求,孔子學院是更多的是成為雙方學校進行中文教學和文化交流的良好平臺,從而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北理工想在教學和人員培訓方面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把孔子學院建成多元化交流的平臺,薩省大學希望能在中文教學和考試上不斷提升水平,增加實力,進而做好文化交流。為了更好的實現雙方的辦學目標,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2013年7月在薩大訪問期間,兩校簽署了兩項旗艦協議,明確提出在孔子學院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可以在更多層面進行交流和合作?! ?br />
據喻院長介紹,薩省大學與30多所中國大學有合作關系,只與兩所中國的大學建立了旗艦伙伴關系,一所是華中農業大學,而另一所就是北京理工大學。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校的合作始于現任北理工生命學院院長的鄧玉林教授,他結束薩省大學博士后工作后回到北理工,但并沒有失去與薩省大學的聯系,而是按照學校國際化建設的要求,為兩校不斷深化合作貢獻了重要的力量。目前北理工生命學院與薩大相關院系早已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相信在這個基礎上,北理會有更多的學院與薩大開展合作。
無謂艱難險阻,丹心獻華教
在薩大孔子學院成立之前,北理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已于2009年在尼日利亞拉格斯大學建成,喻佑斌院長任第一屆中方院長。這所位于非洲的孔子學院辦得非常成功,在喻院長任職期間,他曾組織30人的藝術團,在非洲60多個國家巡演,為當地非洲人民帶去中國傳統的武術、雜技、戲曲、舞蹈等優秀文化,得到國家漢辦的高度贊賞。取得成績的背后,是喻院長和其他孔子學院老師所付出的巨大艱辛與努力。因為非洲不佳的治安環境,巡演伴隨著很多危險,現在想來還有些后怕。比如航班被突然取消,18件行李包括演出道具全部丟失、演出目的地的學校校長被武裝組織綁架等等。艾滋病、霍亂、宗教仇殺、飛機失事、勒索錢財,校園槍殺事件等都成為在非洲開辦孔子學院的潛在危險?! ?br />
比起在非洲遇到的危險,喻院長在加拿大創建孔子學院,遇到更多的是政策方面的困難。“我去過非洲六個國家,中文課在那里很受歡迎,我們有很多事可以做,也有很多學生注冊。但在加拿大不一樣,我們要根據當地政策和社會狀況來好好的設計課程, 想開哪些課程,必須要尋找可能性,因為要遵守當地政策。比如,我第一次組織太極課,當地政府通過學校問我,你給這些學生上保險了么?開太極課,學生是不是有可能受傷呢?而給學生上保險,事情就更復雜了。而在非洲,如果開太極課,會有很多學生來注冊,第二天早上我們就可以組織上課了。”
建設孔子學院需要中方院長準確了解當地辦學的主要優勢和特殊困難,根據情況制定循序漸進的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規劃,并行之有效地推進工作。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盡快讓孔子學院工作與當地大學工作“節奏合拍”。一所新的孔子學院要能夠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做好中文教學和文化交流工作,必須了解國內大學與當地合作大學的合作背景及優勢,熟悉本地大學的工作規范和辦事流程和節奏,在當地開展孔子學院建設工作有些什么具體的困難。然后再基于這些基本情況,恰當地安排孔子學院的日常工作。“當我們得知開設一個太極班,我們的學員需要上‘意外傷害保險’、向公眾提供免費的初級課程時遭遇‘北美不習慣免費的課程’、我們的教師進中小學授課‘不具備當地資質’的時候,這些挑戰就開始顯現”。雖然困難總是難免,但在中加兩校的共同努力下,北理工-薩大孔子學院作為加拿大最年輕的孔子學院,已經成功完成了開創階段的磨合時期,步入順利發展階段?! ?br />
從赴非洲孔子學院工作至今,喻院長已獨自在國外生活了四年,談及留在國內的妻子和在上初中的兒子,喻院長眼眶泛紅,“我不想說什么豪言壯語,但對工作和職業我無愧于心??墒橇粝缕扌—氉赃h赴海外工作,說沒有遺憾是不真實的。不要說身為單位部門負責人的妻子,既要在單位獨當一面,還需牽掛老家年邁的雙親,又要照顧和輔導上初中的兒子,就說獨自遠離親人,遇上三病兩痛,完全只能自己應付,上班工作,做飯洗衣無人可以求助。面對在線視頻中妻小的眼淚婆娑,除了說幾句寬慰的話,幫助想想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所有的事務都幫不上忙。我自己承受,也只能忍心讓家人承受。”
精彩活動,傳播中國文化
喻佑斌院長2012年10月從北京來到薩斯卡通市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與當地政府一起舉辦新年聯歡晚會,大約有600多位觀眾參加,在薩斯卡通算是一次盛會了,薩斯卡通市市長也親自出席了晚會。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當地人很愿意參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節日和文化活動,而以節日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是向當地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好機會,也符合與當地傳統,因此新年活動也得到了當地社區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br />
不僅是舉辦新年活動,在孔子學院的組織下,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都開展的如火如荼。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孔子學院舉辦了中國杰出女性人物圖片展,展覽向加拿大師生和當地居民介紹了中國婦女事業的取得的輝煌成就,介紹了在各行各業中取得成績的中國女性,如女宇航員、國家女領導人、女將軍等等。圖片幫助加拿大人新時代的中國女性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br />
近期熱映的《中國合伙人》主人公原型之一的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先生是薩大的校友。利用這一氣節,今年三月,喻院長力邀徐小平先生來到薩大孔子學院為留學生舉辦了一場回國創業報告會,并聘其為孔子學院教育文化咨詢專家,徐小平先生為孔子學院捐贈了100萬加元創業基金。報告會大受歡迎,座無虛席,不僅中國留學生,加拿大本土學生也聞名而來。
除此之外,孔子學院還舉辦中文歌曲比賽及“漢語橋”比賽、中國功夫電影欣賞、中國飲食文化活動周和民俗文化節中國文化展等一系列活動,此類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外國學生的漢語水平和學習漢語的興趣,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孔子學院還與埃得蒙頓、里賈納兩所孔子學院會定期舉行交流互訪活動,互相吸取辦學經驗?! ?/p>
“孔子學院的學生令我感動”
薩省大學孔子學院目前來參加課程的學生都是對中文和中國有著強烈感情的外國人。談到這些學生,喻院長很有感觸,他給我們舉了幾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br />
一位從南美來加拿大短期訪問的年輕人,偶然得知孔子學院的中文課程,就堅持來聽課,對中文和中國人充滿了好奇和向往。他跟孔子學院的教師相處非常友好,就像老朋友一樣。他還熱情邀請孔院的教職工有機會訪問他們的國家。喻院長說:“在中文學習平臺上與這些友好的年輕學習者相遇是孔子學院教師們不斷努力做好自己事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薩大有一位大三女生,學完兩期初級漢語課程后,得知加拿大孔子學院學員可以參加在蒙特利爾舉辦的漢語演講比賽,非常積極地要求代表薩大孔子學院參加比賽。經過非常短暫的準備,她請了假,獨自一人前往蒙特利爾參加了這次漢語演講比賽,贏得了二等獎,她對漢語學習的執著令所有教師嘖嘖稱奇,喻院長本人也為之深深動容?! ?br />
還有一位參加孔院第一期中國文化夏令營的9歲的小營員,他的媽媽則驅車4小時把他送來參加文化營,長達一周的時間為了不遲到早退,在大學附近的賓館自費住宿,為了方便一路陪伴自己的孩子體驗文化營活動,每一次課、每一項活動這位媽媽都在現場親自體驗和觀摩。文化營結束時,拿著孩子親手畫的中國畫和書寫的漢語句子“爸爸媽媽,我愛您!”這位媽媽噙著眼淚表達了對文化營活動的感謝!這一對母子感動了所有的老師,也感動了喻院長。文化交流原本就是要讓兩國民眾有這樣情感交融的友好聯系。 在文化營結束時他們戀戀不舍,表示再有類似活動一定要參加!
展望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薩大孔子學院成立到今天,雖然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展望未來,北理和薩大雙方仍需要進一步努力。誠如國務委員劉延東所說,要“努力辦好每一所學院,教好每一個學生,力求開辦一所,就辦好一所。”孔子學院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模式還不夠成熟和完善。薩大孔子學院目前發展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站穩腳跟,不斷完善海外招生、管理和教學的經驗,在保證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穩步增長,并因地、因校制宜,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為加拿大人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提供一個最好的平臺,并成為傳播漢語,傳播中國文化的第一品牌?! ?br />
孔子學院工作極具挑戰性,并且綜合程度很高,需要全心投入。這項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值得國內所有大學高度重視和參與,也值得有學術良知的有志知識分子全情投入的事業。特別是加方大學的支持和加方工作人員高效的工作為孔子學院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嚴謹、認真地做好每一個項目,講好每一堂課”是孔子學院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理念。“每做好一個項目、講好一堂課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成果。從工作中得到責任心上的滿足、專業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專業能力上的自信,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最大的獎勵”喻院長說。
“作為中方的外派人員,也許遲早都會回國。”在談到將來離開加拿大,最留戀的是什么時,喻院長說:“來這里不久,還真沒設想離別景象。不過,如果一定要講,我想說,在這里經歷的絕大部分工作歷程,包括熬夜加班、天寒地凍、雪地徒步,我都會留戀,在任期結束回國之前,還有更多要經歷,那些也將是我會、也必定值得留戀的經歷。薩斯卡通人敦厚淳樸、真誠坦率,薩大同事們讓我們感到了加拿大人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和專業修養,在這里工作我和中方同事們都感到很自在,也感到了加方團隊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和加拿大同事一起開辟和創造的生活本身才是更加值得留戀的。”
喻佑斌院長簡介:
喻佑斌,1963年1月生,1998年6月于武漢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分配至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工作。先后擔任碩士研究生《科學技術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方法論》、《科學哲學原著選讀》、《教育技術學》等課程任課教師。主要論著:《知識哲學與行動哲學》、《懷疑與問題》、《理論還原問題》、《信念與知識》、《也談眼見為實》等數十篇學術論文,學術專著《信念論》一部,譯著《信仰治療》、《美式家庭——品德教育家長對策》等兩部,合譯著作《米德文集》一套,合著辭典《當代西方創新理論新辭典》一部,合著其他著作5部??蒲许椖恳呀Y題項目8項,其中一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1月當選中國自然辨法學會科學基礎與信息網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2003年7月~2004年8月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創辦“子午學社”。
2004年當選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國家一級學會)理事,科學基礎與信息網絡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2008年始被任命為北京理工大學-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2009年5月赴任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9月孔子學院揭牌。同期組織了“中國大學青年藝術團”赴非洲六國巡回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精彩演出在非洲大陸引發“中國文化熱”。
2009年在尼日利亞經濟首都拉各斯編播了廣播漢語教程,開創了尼日利亞《日常漢語》對公眾廣播的歷史。
2010年4月參加倫敦經濟學院與清華大學主辦的“商務漢語國際研討會”,論文“商務漢語在孔子學院課程布局中的地位”入選并在大會上宣讀。會后訪問了牛津大學并邀請了牛津大學校長漢密爾頓教授一行訪問北京理工大學。
2010年成功策劃并邀請20名尼日利亞校長代表團來華訪問,代表團經北京、鄭州、登封、洛陽、武漢到上海,從上?;啬崛绽麃?。首開尼教育專家訪華先河。
2010年底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教育部長袁貴仁主持第五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拉各斯大學校長作為非洲代表在開幕式上介紹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辦學經驗和辦學成果。拉大校長的發言贏得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位大學校長和孔子學院代表的熱烈掌聲。
2011年1月9日成功策劃并邀請尼日利亞青少年冬令營訪華。
2011年5月成功組織尼日利亞拉各斯州州長代表團訪問中國。作為該項目成果之一,拉各斯州分管教育的副州長簽署了在拉各斯州1600多所中小學展開漢語教學的政府文件。該文件的簽署標志著州政府對漢語教學合法進入當地中小學課程體系。
2012年9月起赴任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審核: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