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楊振寧先生蒞臨北京理工大學做“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學術報告
發布日期:2007-05-24 閱讀次數:
供稿:研究生工作部 攝影、編輯:段 煉
2007年5月2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來到北京理工大學,為我校師生作題為“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學術報告。
上午9:30,在師生們熱切的盼望中,楊振寧先生來到中心教學樓一層報告廳,校黨委書記焦文俊教授,副書記、副校長楊賓教授會見了楊振寧先生,并在貴賓室就科技與教育進行了會談。
會談中,楊振寧先生興致勃勃地為我校題詞:謹祝北京理工大學為青年教育事業做出大貢獻。
報告開始前,楊振寧先生同我校領導和院士合影留念。
在師生熱烈的掌聲中,楊振寧先生來到報告會場。報告由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教授主持。黨委副書記侯光明教授,副校長趙長祿教授,副書記張維維教授,副校長趙顯利教授等學校領導,以及中科院葛墨林院士,工程院周立偉院士,工程院朵英賢院士等參加了報告會。
黨委書記焦文俊教授在報告會上致歡迎詞。焦書記感謝楊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到理工大學為我校師生作學術報告,并高度贊揚了楊先生在物理學眾多領域做出的開創性成果、取得的學術成就,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驕傲;贊揚楊先生具有真摯的愛國情懷,淵博的學識,執著的探索精神;號召全校師生向楊先生學習,學習他勤勉的治學精神和執著的探索精神,認真做人,刻苦做學問,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在各個學科領域立志于培養一流的拔尖創新人才。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楊振寧先生回顧了二十世紀人類科技的迅猛發展,展望了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楊先生認為,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的特點是:應用科研與基礎科研都將繼續發展,而科研重心會傾向于應用科研;基礎科研將推向全球化;科研的發展會呈現區域化。其中,楊先生對中國科技的發展給予很高的評價,并肯定中國很多科學家所作的科研已經非常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楊先生精彩的報告贏得了持久的掌聲,會場中的老師和學生們聚精會神,聽完報告仍意猶未盡;在同步直播教室,更是聚集了許多同學,他們為楊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深的愛國情懷所感染。
報告結束后,楊先生接受了師生的提問。楊先生耐心、詳細地回答了師生的問題:數學在未來科技發展的地位;中美學生、教師的差別,及其對學生培養的影響;現代科技與人文的聯系等等問題。楊先生客觀、精煉、幽默的話語贏來了陣陣笑聲和掌聲,將此次報告會推向高潮。
最后,黨委書記焦文俊教授向楊先生贈送北京理工大學獨立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傘兵突擊車模型紀念品。
在師生們的簇擁下,楊振寧先生離開了北京理工大學。楊振寧先生的報告在校園引起了強烈反響。同學們感嘆,親臨現場領略大師風范,受益匪淺;對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和人生道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追求科學真知的激情。同學們體會到,要成為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人,必須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并且要了解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為人類作貢獻。
這場學術報告是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名家講壇”系列學術報告之一。研究生工作部將繼續邀請我國各學科、科技頂尖級大師主辦高水平學術報告,以培育校園學術氛圍,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