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聆聽智慧”名家論壇第十一期——新東方三位主要創始人縱談如何“面對挫折,擁抱夢想”
發布日期:2006-11-20 閱讀次數:
撰稿:學生處 張 巍 編輯:石 磊
11月17日晚7時,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一期“聆聽智慧”名家論壇在中教報告廳舉辦,應我校學生工作處邀請,新東方的三位主要創始人徐小平、王強、俞敏洪來到我校,依次登臺,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面對挫折,擁抱夢想,為夢想而來”的精彩講座。學生工作處處長劉明奇老師親自主持了本次講座。
學生工作處舉辦本期聆聽智慧講座的目的在于讓更多的同學認識挫折、笑對挫折、戰勝挫折。在講座的籌備階段,學生工作處和新東方教育集團合作進行了認真的籌備工作,三位老師對演講的內容做了精心的準備。他們希望借助這場講座讓同學們了解:“他們邂逅過比別人更多的挫折,挫折助他們贏得了更大的成功。挫折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三位老師在同學中有著非常大影響力和號召力,他們的個人經歷也都十分的傳奇:
俞敏洪先生被同學們親切的稱為“老俞”,并享有“留學教父”的美譽,他是現任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外語培訓機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是中國著名的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民盟中央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但是在他眾多榮譽和成就的背后,也有許多辛酸歷程。他創辦的北京新東方學校已發展成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并在紐約上市,成為了中國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
王強先生被稱為“新東方明星教師中的明星”,他以北大文學學士的身份申請攻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碩士學位,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拿到學位;他憑借出眾的口才,過人的智慧進入著名的美國貝爾傳訊研究所;然而,兩年后,他又放棄了年薪6萬美金的工作,回國與北大同窗共同締造“新東方”神話。
徐小平老師是著名的激勵大師,他率先在中國開展人生職業生涯設計的咨詢工作,為許多年青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許多青年學生遇到人生重大問題的時候,都會想起“圖窮何必現匕首,危難時刻找小平”這句名言。徐小平老師把很多人盲目出國的災難性現狀稱為“留學的集體無意識”,他曾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圖窮對話錄》,就是希望借此澆鑄一口留學警世鐘,幫助年輕人戒除留學鴉片癮,避免留學陷阱,尋找真正的人生目標。
早在17日上午,就有同學早早的來到中教報告廳等著聆聽三位老師的講座,講座開始前兩個小時,能容納500人的中教報告廳已座無虛席,而且過道里都擠滿了熱情的聽眾,學生工作處為沒有座位的同學事先準備了坐墊和報紙。
為了保證主會場的安全和秩序,同時也為滿足更多同學能夠在第一時間聽到本次講座,學生工作處在教務處和電教中心的支持下,另外開設了中心教學樓310、322、328三個直播分會場,進行同步視頻直播,講座開始前1個小時,三個分會場也沒有了座位,但還是有不少同學在分會場站著聽完了整場講座。
徐小平老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了如何在學習在工作中做一個有良知、有責任心的人,他結合了自身的經歷和切身感受,將親情、友情、愛情進行了詮釋,他用大量真實的事例告誡廣大同學不要盲目追求別人的目標,要獲得成功首先要有自己的夢想,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絕望,并且能夠堅定不移的走適合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王強老師在演講中著重介紹了如何在挫折和失敗中看到希望,他用具體生動的事例說明每個人如何發掘并發揮出自己的特點和優點,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自己并沒有看到它。他通過講述自己放棄北大英語教師的職位赴美留學,放棄貝爾實驗室的誘人待遇回國與俞敏洪攜手創辦新東方的傳奇經歷,向同學們傳授了如何在人生十字路口進行選擇的智慧,以及如何用忍耐和堅持戰勝挫折的智慧。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老師最后一個出場。他給同學們講解了在大學中如何掌握知識、如何對待友誼,以及如何看待愛情。他勉勵同學們說:“生命像一條河流。河流有兩種成分,一種是泥沙,一種是水。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把自己變成泥沙,沉入河底,最后讓生命永遠停滯。如果你是水,就會必然流向大海,盡管可能遇到千灘萬阻。當你流向大海以后,就會變得更加豐富、清澈、透明,而且生命本身也會變成最美麗的顏色,大海的蔚藍色”。
在整場講座中,三位老師現身說法、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和充滿哲理的演講令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三位老師沒有向同學們傳授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但他們卻給所有在場的學生上了人生的生動一課,在長達三個小時的精彩演講結束后,同學們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歡送他們離場。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05級同學趙嘉璐在聽過講座后感慨道:“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在失敗中尋找與把握機會的過程,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不豐富的人生,這場講座讓我們學會:如何笑對挫折,擁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