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雷達院士毛二可
發布日期:2006-01-19 閱讀次數:
《人民日報》 (2006年01月19日 第十三版)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6684/1468563.html
2006年01月19日 【字號 大 中 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張楠
毛二可,這個名字看上去有點兒俗。
這個取了如此普通名字的人很不平常:他是學術造詣深厚的院士,雷達領域公認的專家,桃李滿天下的教授。
不平常的毛二可又有一顆平常心,在榮譽面前,毛教授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集體的一員,成績的取得是我們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
潛心實驗,樂于奉獻
大學考進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留校工作,從此毛二可踏上了為雷達事業奉獻一生的征程。
遼寧省冰冷的海島上,盧溝橋酷熱的河灘邊,都印有毛二可的身影;10厘米厚冰的甲板上,驕陽酷熱的烈日下,都留有毛二可的足跡。
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所有一句名言:“外場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毛二可克服惡劣的環境和不便的交通困難,披星戴月地親自架雷達、擺設備,一絲不茍地搜集實驗數據。有一次,毛二可被上千伏的高壓電一下擊倒在地,他手上頓時劃出一道3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但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他只是簡單包扎后就又開始實驗。他對工作的投入深深地鼓舞著他的團隊奮勇前進。
成績突出,專心科研
毛二可領導的雷達研究所在信號處理和雷達抗干擾的研究領域里,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發明獎。在榮譽面前,毛二可一再謙虛。但正是他身先士卒、奮不顧身的表率作用,形成了雷達所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面貌,為團隊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無論工作條件多么惡劣,科研資金多么緊缺,毛二可和他的團隊都堅持進行雷達實驗。有一段時間國防研究非常困難,很多教授都轉到其他研究方向,但毛二可對雷達的研究卻從未松懈,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2000年之際,毛二可根據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國家相關領域的發展態勢和雷達所的情況,提出了開展新體制雷達系統研究的設想,并身體力行地研制出多種新體制雷達,為今天我國國防領域的雷達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辛勤育人,甘為人梯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毛二可最開心的時候。他說:“研究型大學一定要培養高質量的學生,要有好的教師隊伍,形成一個寶塔形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才能保證人才隊伍的連續性。”毛二可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雷達所現已形成了一支擁有35名教師、110名博士生、140名碩士生的科研團隊。新任所長龍騰說:“毛二可團結創新的科研精神和寬以待人的行為準則,為雷達所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形成了集中管理、交叉互補的團隊模式。可以說,雷達所今天的成績,都是在毛教授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當問毛二可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院士身份時,他謙遜地表示:“其實我只是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一點成績,我還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這一切。”可以說,正是毛二可的平常心,使他做出不平常的貢獻。
如今,毛二可和他的團隊正走在一條情系雷達、甘于奉獻,光輝而又艱辛的道路上,他們那看似平凡的不平常人生也注定會綻放更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