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秒長征七號 黨旗下的北理人
發布日期:2016-07-02 供稿: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會公眾號 編輯:辛嘉洋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
2016年7月1日
是偉大的黨的第95個生日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中國共產黨歷經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
保衛國家,關愛人民
奠定了備受人民擁戴的領導地位
敬愛的黨教育我們: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具備軍工背景的北京理工大學,還有那些從理工走出去的北理人,對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積極參與執行黨和國家的決定有著極深的感觸和覺悟。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出色的北理人。
五天前,也就是6月25日20時00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603 秒后,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94千米的橢圓軌道,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圓滿成功!
下達點火指令的01號指揮員王光義,江西吉安人,39歲,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1995級校友。火箭發射過程中,王光義負責下達10秒倒計時的"點火"命令。
王光義此前經歷了50多次衛星發射,此次是首次擔任01號指揮員職責。他表示,這次心情更為激動,因為崗位不一樣了,職責也更大,對這次任務充滿信心。王光義說:“看到火箭在下達點火口令后成功發射,心情非常激動,3年多的辛苦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為了確保“長征七號”實現安全發射、準時發射、成功發射的目標,王光義和同事做了大量風險分析和預案,除了正常測試流程的工作外,還常常為一些細節問題討論到深夜,承受的壓力非常大。他深知航天事業必須要做到團結一心、緊密配合,嚴格質量管控,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嚴禁火箭帶問題上天,這也是近年來我國航天發射高成功率的唯一秘訣。此次他切身感受到擔任01號指揮員的不易,大多數事情都要現場決策,任何一個錯誤的決策都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后果,重大事情必須要及時向上級請示,再落實。
在以往衛星發射中,王光義曾經多次擔任過01號指揮員的助手。此次擔任01號指揮員,是他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有的夢想。
1995年,王光義高考時獲得了609分的好成績,王光義一心想要探尋航天事業的奧秘,選擇了北京理工大學,進入自動控制系自動控制專業學習。22歲本科畢業后就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14年后調任至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他說,之所以選擇航天工作是因為對航天人的崇拜,對衛星發射工作的向往。這次長征七號首飛成功也實現了他長久以來的夢想。
王光義的一言一語都透露出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他表示,航天事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很多人才,歡迎年輕人能夠加入航天事業中,他愿意把自己的經驗全部貢獻出來。
這就是北理人!不管在什么崗位、肩負什么任務,只因一份熱愛。建黨節,向中國共產黨致敬,向為黨的事業努力奉獻的你們致敬!
(文章來源:北理工自動化,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