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產業一線科技人才走進高校系列宣講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辦
發布日期:2025-10-17 供稿:黨委宣傳部 崔雨涵、楊青萌 攝影:李新宇
編輯:臧瑞楠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
2025年10月16日上午,由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首都產業一線科技人才走進高校系列宣講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辦。
北京市委常委、北京衛戍區政治委員朱軍出席并作輔導講話。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出席并致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鄒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市人才局副局長楊璞,首都產業一線科技人才宣講團專家、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學校師生代表參加。活動由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帆主持。

張軍表示,北京理工大學前身自然科學院,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建校85年來,學校傳承“延安根、軍工魂、領軍人”紅色基因,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銳意進取,不斷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本次宣講團專家來自新能源智能汽車、科學儀器等北京市重點產業領域,他們將“實干為先”理念融入產業一線創新實踐中,展現了新時代產業科技人才的使命擔當。他強調,北理工學子要從一線人才代表的奮斗故事中汲取強大精神滋養,成為傳承奮斗精神的“接棒人”。學校將更加主動與首都發展同頻共振、攜手共進,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華大地上實現轉化落地,為新時代、新征程首都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朝輝,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叢君狀,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肖平分別以《歸航:駛向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征程》《盡精微方能致廣大》《軟硬一體: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破局前行》為題進行宣講。

劉朝輝回顧了中國汽車工業的 “破局之路”,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方向。他結合行業實踐案例,通過技術研發突破、產業鏈協同創新等維度,生動展現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從追趕到領跑的跨越,讓在場師生清晰看到綠色出行革命背后的科技力量,看到了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初心。

叢君狀用通俗的語言拆解科研的技術難點,講述團隊在攻克核心技術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案,讓師生們深刻理解 “精密制造” 如何為高端產業發展筑牢根基,也感受到科研工作者 “于細微處見真章” 的堅守與突破,更體會到科技報國背后賦能關鍵產業的責任與熱忱。

肖平用生動的場景化案例,直擊智能出行領域的核心議題,解讀了小馬智行的技術突破。他結合小馬智行的技術研發與落地實踐,詳細呈現自動駕駛從算法突破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發展路徑,展現我國在這一前沿賽道上的創新成果,激發了師生對未來智能交通生活的無限想象。
從新能源汽車的“電驅革命”,到極低溫下的“納米精控”,再到自動駕駛的“場景破局”,科技先鋒們用一個個真實的研發故事、一項項硬核的技術成果,讓師生們感受到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前沿脈動,現場掌聲不斷,師生們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