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人物特寫】全國僅10位!北理工博士生宋哲入選“最美大學生”


【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微信圖片_20211209142201.jpg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1年“最美大學生”名單,北理工信息與電子學院2019級博士生宋哲位列其中,全國僅10名大學生入選。

她潛心科研、攻堅克難,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扎根衛星通信測量領域,研制多項關鍵技術,突破了該領域的諸多瓶頸問題,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她積極擁抱時代發展潮流,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冠軍。

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她給衛星做“體檢”

微信圖片_20211209142345.jpg

宋哲在實驗室調試設備

在通信衛星的研制、發射和在軌運行過程中,測量是對其所產生偏差的量化測定,貫穿了通信衛星的全生命周期。衛星測量就相當于給衛星做“體檢”,在軌衛星要面臨復雜的太空環境,運行期間可能會產生偏差,宋哲所做的測量工作就是要隔著36000公里診斷出衛星到底哪里“生病”了。沒有測量,衛星出不了廠、上不了天、發揮不了作用。作為國家科技標志的航天工程,核心測量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必須自力更生和自主創新。

衛星軌道高度往往能達到數千到數萬公里,星上的微小偏差就會導致地面覆蓋區域大幅偏離。而偏差小的前提就是衛星通信的高精度測量。在保證高精度的前提下,衛星通信測量還需要解決測量設備功能單一、效率低下、價格高昂帶來的測不了、測不快和測不起等問題。這使得衛星通信測量成為了領域內公認的技術難題。

面對這些難題,宋哲潛心鉆研,不斷突破,提出了多種新型技術,研制了多種設備裝置,實現了通信速率柔性可變,一臺測量儀能測數百種場景,在確保測量精度的同時,將效率提升100倍,對比國外同類產品,性能指標大幅提高,價格卻僅為國外產品的1/10。

上述衛星通信測量裝置已服務于“北斗”“天通”等多個國家重大航天型號。這些成果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院士等專家及中國衛星通信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單位的高度評價。

難嗎?難!不難怎么能叫“牛”?

微信圖片_20211209142450.jpg

宋哲(左一)與團隊成員探討問題

科研之路沒有不難的時候,對宋哲而言“難”才是常態,面臨的問題是難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難的。

宋哲介紹道,衛星測量的難點在于其精度要求極高,且與地面距離十分遙遠,想要了解衛星的運行狀態、或是對故障進行定位,都只能在隔著36,000公里的地面進行,若在軌衛星的運行時間較長,為了能夠做好后續的長期維護,宋哲和團隊成員們需要在設計之初就做好全方位預判。從事工程科研的人常常把兩個詞掛在嘴邊,一個是“萬無一失”,另一個是“一失萬無”。衛星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小環節出錯,影響的是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因此要確保萬無一失,就必須全面、謹慎的保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宋哲每天所做的努力便是要杜絕“一失萬無”,從而保證“萬無一失”。

在“北斗”相控陣天線測量項目中,宋哲和她的科研團隊經歷了艱難的攻關時刻。宋哲回憶道:“咱們國家的北斗導航系統有非常高的時間精度要求,而測量儀器的精度要求比北斗還要高兩個數量級。”因此,宋哲團隊面臨著巨大的攻關壓力。為了攻克難關,宋哲與團隊一行人遠赴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展開了一系列攻關探索。

他們每天早上六七點開始工作,凌晨一兩點才返回住處,不厭其煩的做實驗,一遍又一遍……每日與他們相伴的只有朝陽與明月,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和嘗試后,他們終于攻克相關技術難題,并申請了多項相關專利。航天五院出具了相關專利的應用證明,認定相關技術填補了衛星通信領域時延差測量的空白,保證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時間精度。回想起那段時光,宋哲說:“那的確是非常難熬的一段日子,但是也非常值得。”

一年365天,宋哲幾乎有360天都在工作,每一天都有可能面臨新的科研難題,但是她卻十分享受這種“難”,她打趣地說道:“就是因為難才更要去做,如果不難,那還有什么可‘牛’的”。

當個性飛揚的她,遇見低調有內涵的ta

微信圖片_20211209142714.jpg

宋哲參加第六屆“互聯網+”大賽總決賽

自2005年進入北理工以來,宋哲已在這里度過了16載青春歲月,從本科到碩士、到科研助理再到博士,個性飛揚的宋哲與低調有內涵的北理工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一位風風火火卻又認真低調、俯身鉆研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此誕生。

2005年,宋哲以627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實驗班。進入學校后不久,她就加入了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從那時起,科技創新的種子便在宋哲的心里扎了根。大學三年級時,她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作品“廢舊電池回收機”并在北京市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上榮獲一等獎,以北京市第6名的成績晉級全國賽,獲得全國機械設計大賽一等獎。此外,她還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請并完成了“基于ARM嵌入式的汽車身份識別系統”項目,該項目也是北理工第一批獲國家資助的全國大學生創新項目之一。2009年,宋哲被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網絡實驗室攻讀研究生,并進入安建平教授團隊,其間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兩項,負責航天、雷達用測試設備研發,包括誤碼率分析儀、上行信號分析儀、下行信號分析儀、指令模擬器等。2012年,宋哲獲得校級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獎勵。

此后的時間里,宋哲留在北理工做科研助理,在自己熱愛的衛星通信測量領域繼續研究。2019年,宋哲在北理工開始攻讀博士學位。2020年,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和“5G”“工業互聯網”一起納入“新基建”。宋哲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開始了她在創新創業之路上的探索。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宋哲主導的“星網測通”項目從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以1310分的高分獲得全國總冠軍。

宋哲直言,自己是一個個性飛揚、開朗外向的人,來到北理工后,學校的紅色基因、優良傳統深深影響著她,“在北理工,大家講求踏實、實干,只做表面功夫在這里是行不通的”。安建平教授團隊有這樣一句口號,“誓做驚天動地事,甘為隱姓埋名人”,這句話宋哲始終牢記,她深知,榮譽是激勵、是新征程的起點,不是炫耀的資本,她說:“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實實在在得到應用,是我最開心、最驕傲的時刻。這份榮譽帶給我無限動力,我會繼續在科研之路深耕。”多年的科研實踐經歷和北理工低調務實的作風,讓她逐漸成長為一名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肯于俯下身來鉆研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未來,宋哲將繼續扎根在自己熱愛的衛星通信測量領域,迎著機遇與挑戰,進行新的探索與嘗試。宋哲說:“我的目標是用自己的創新成果服務國家重要研究領域并實現新突破,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科研之路道阻且長,但宋哲相信熱愛可抵漫長歲月,未來的漫漫征途,她無懼亦無悔。



百家乐官网77scs官网| 大发888娱乐场下| 百家乐官网游戏规测| 大发888备用地址| 半圆百家乐官网桌子| 网上百家乐追杀| 传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真人游戏娱乐| 裕民县| 娱乐百家乐官网下载| 穆棱市| 百家乐棋牌交友中心| 清苑县| 百家乐平注常赢打法| 百家乐官网路单之我见| 百家乐打印机破解| 最新百家乐官网电脑游戏机| 真人百家乐官网体验金| 大发| 百家乐庄闲分布概率| 塔城市| 大发888老虎机手机版下载安装| 钱隆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龙虎斗扎金花| 赌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全讯网备用网址| 机械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平游戏| 联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的技巧| 百家乐皇室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爱赢百家乐官网开户送现金| tt娱乐城注册| 转载24山五行相克|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娱乐城| 大发888客户端下载| 百家乐玩法和技巧| 万通国际娱乐| 百家乐电投软件| 百家乐官网园| 24山水口决阳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