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北理工睿信書院:勞動促成長 實踐育新人
發布日期:2021-09-27 供稿:睿信書院 申大為、褚文清、唐曉 攝影:睿信書院
編輯:李婉瑩 審核:張宏亮、劉曉俏 閱讀次數:“今天你去睿信書院社區前臺值班嗎?”“宿舍收納技巧你學會了嗎?”……從2020年起,“勞動”就成為了睿信學子的新時尚,“相約勞動”的對話也經常出現在睿信學子的日常生活中。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睿信書院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把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書院改革實踐中,不斷積極探索,形成了課上課下結合、校內校外打通、家庭社會參與的勞動育人模式。
課程引領,樹立正確勞動觀
“以前總覺得勞動很累,上過書院的第二課堂之后才發現勞動其實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睿信書院2020級本科生劉昌漢在參加了整理收納小課堂后說道。睿信書院從學生們的生活情境出發,開設勞動體驗類第二課堂,如何做好宿舍收納、如何養護綠植、如何插花、如何做垃圾分類、如何制作月餅等課程深受同學們歡迎。
“書院開設多種勞動教育類課程,一方面是希望同學們學習勞動知識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為同學們傳遞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睿信書院負責社區建設工作的輔導員申大為介紹。在今年開展的睿信書院2021級本科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書院特別邀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旭東為1400余名新生開展了勞動實踐主題講座,帶領學生了解勞動的本質和意義,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幫助學生理解并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當前勞動技能培育類課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下一步書院將把課程重點放在對學生的勞動思維和觀念等方面的引導上,讓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申大為說。
為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書院向廣大睿信學子提出了“八自覺”“八杜絕”的愛國衛生運動的倡議,舉辦了“光盤行動”海報設計活動,同時將與勞動教育相關的活動參與情況納入綜合素質測評方案,通過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激勵措施提升勞動育人成效。未來,書院還將把德育和勞育有機融合,以“做大學生活的導演”德育答辯為牽引,鼓勵學生通過勞動實踐發現職業興趣,并以此助力學生明確專業方向,進一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注重實踐,豐富勞動新體驗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和室友們一起打掃我們的小家,不僅房間變得整潔溫馨,我們還能在勞動中緩解學業上的緊張,這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參加完書院的宿舍勞動大賽后,住在靜園A513的幾位同學說道。“勞力勞心,亦知亦行。”勞動實踐是勞動教育中的重要環節,睿信書院依托社區、宿舍、社會實踐等多個載體,面向學生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勞動實踐課程。
此外,書院還積極推行社區學生自我服務,讓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鍛煉勞動能力,提高勞動素養。例如在傳統節日舉辦包餃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和獲得感。每年5月,書院舉辦宿舍文化節,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勞動中體悟勞動魅力、養成良好習慣。在兩校區學生搬家時,書院組織多種志愿服務,為學生提供勞動鍛煉的機會。在寒暑假社會實踐中設置勞動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將勞動汗水揮灑在祖國大地上……
在勞動實踐中,書院注重“質”與“量”并重,通過勞動實踐突出對學生勞動精神的培養,指導學生把內在的勞動品質與外在的勞動行為有機統一起來,幫助學生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內外協同,打造勞育“共同體”
“高中的時候媽媽每天為我準備美味的菜肴,通過參加書院這次活動,我也能為媽媽做幾道菜了!”2020年母親節,睿信書院在線上社區開展了“我為媽媽做道菜”的活動,書院2019級本科生倪睿藝參與過后深有感觸,“原來勞動也是一種讓親情與溫暖一代代傳承下去的紐帶!”
大學生的勞動教育,離不開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協同合作。寒暑假期間,書院鼓勵學生們力所能及地參與當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并對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學生志愿者進行宣傳報道,引導學生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春節期間,書院推出“我們的年味兒”活動,號召同學們參與家庭大掃除、準備年夜飯等,讓學生從家鄉習俗和勞動實踐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院還組織師生參觀魯家山垃圾焚燒發電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了解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全過程,讓學生將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寒暑假期間,書院與社區、博物館、地方政府等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安排學生定期開展志愿講解、志愿支教等服務性勞動,形成了一個內外協同、優勢互補、良性循環的勞動教育育人模式。
下一步,睿信書院將繼續貫徹落實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全人教育”“五育并舉”的育人理念,推進課上課下結合、校內校外打通、家庭社會參與的社會化勞動教育聯合聯動機制,讓勞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形成合力,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讓學生在志愿服務、實踐鍛煉、科技創新等活動中傳承和弘揚“北京理工大學精神”,培養“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