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舉辦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發展大會
發布日期:2023-09-24 供稿:卓越工程師學院、研究生院 攝影:黨委宣傳部 郭強、段煉 記者團 吳瑋澤
編輯:吳楠 審核:王軍政 閱讀次數:9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學舉辦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發展大會。
會前,召開了北京理工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理事會會議,校方理事長、校黨委書記張軍院士,副理事長、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姜瀾,企業方理事長單位兵器工業集團副總經理植玉林,副理事長單位兵器裝備集團黨組副書記賈宏謙出席會議。張軍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向10家企業理事單位授牌,會議審議通過了理事會章程、議事規則以及卓越工程師學院年度工作計劃。
校長龍騰院士,教育部、工信部、北京市教委等上級部門領導,與會院士代表等參觀了無人系統卓越工程師技術中心。該平臺是學校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卓越工程人才培養建設的公共平臺,服務于復雜環境地、空協同的大型智能無人系統研制,以及學生實踐訓練、創新競賽等。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傅建奇,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長安,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樊會濤、楊德森、侯曉、吳鋒、孫逢春、劉永堅、楊樹興、向錦武、鄒汝平,彭士祿院士之女彭潔,兵器工業集團副總經理植玉林、兵器裝備集團黨組副書記賈宏謙,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院士、校長龍騰院士出席大會。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試點高校領導,相關職能部處、學院負責人,學校和企業工程碩博士導師代表以及工程碩博士4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姜瀾主持。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強協同,聚優勢,努力培養國家急需領域卓越工程師”,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匯聚高校、企業資源,探討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分享經驗和做法,共同推動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卓越工程師。
龍騰全面介紹了北理工自建校以來,圍繞黨和國家需求開展工程人才培養的歷程、改革和成效,以及新時代學校開展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目標與思路。他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學校將努力當好改革的排頭兵,創新的先行者,傳承“延安根、軍工魂、領軍人”的價值觀,秉承“明德致遠、厚基拓新、精深求是、報國攻堅”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創新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新范式,努力辦好與國家發展戰略定位相匹配的卓越工程師教育。
徐維清強調,要將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轉化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具體行動,瞄準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命題,一是要不斷深化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改革,加強高校產學研合作體系和模式構建;二是要聚焦卓越工程師培養中難點熱點問題,積極推動校企協同攻關;三是要匯聚多方資源和力量,共同培育卓越工程技術人才。
傅建奇強調,培養卓越工程師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一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的追求;二是要持續優化卓越工程師培養學科專業布局,加大對前沿領域的人才培養培育力度;三是要突出卓越能力培養,以是否具有突出技術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作為重要標志;四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強改革創新,打造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北理工模式。
柳長安強調,培養卓越工程師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理工要充分利用地處首都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積極參與到北京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加強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合作,培養符合國家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積極打造卓越工程師培養新范式。
在工作交流環節,北京理工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常務副院長王軍政以“聚優勢,強協同,努力培養國家急需領域卓越工程師”為題,從學校辦學特質和卓越工程師教育目標定位出發,介紹了北理工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創新舉措。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潘旭東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工作介紹”為題,從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培養要素出發,介紹了哈工大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新路徑。
大會還舉行了校企聯合培養協議簽訂儀式,彭士祿獎學金頒獎儀式,企業聯合培養基地和校內工程師技術中心授牌,校企工程碩博士導師聘任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