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工程院士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教授與北理工師生暢“碳”未來
發布日期:2021-12-07 供稿:校科協 攝影:校科協
編輯:顧晨雪 審核:胡晗 閱讀次數:為積極響應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配合學校“碳中和技術與管理技術”新一級學科的前瞻部署,推動廣大師生對“雙碳”戰略的認識,拓寬廣大師生視野,12月6日,國際知名CO2捕集領域專家、加拿大工程院士、里賈納大學教授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受邀做客359期百家大講堂,帶來題為“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技術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的學術報告。本次活動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校科協與化學與化工學院共同承辦,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張加濤教授主持,各學院近百名師生線上線下參與此次學術活動。
張加濤對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院士做客百家大講堂表示熱烈歡迎,并向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院士介紹了學校及化學與化工學院在“碳中和”領域的前瞻部署和長遠規劃。
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院士針對目前世界共同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出CO2捕獲技術,探討了CO2捕集技術的發展現狀,詳細介紹了使用有機胺溶劑在氣體吸收分離工藝方面的基本問題,重點討論了如何以最低的吸收能耗使吸收效率最大化,并說明了吸收CO2后的溶劑再生問題。此外,他還介紹了CO2的地下儲存技術以及碳能源的發展潛力,最后對CO2捕集、利用及儲存技術(CO2 Capture,Utiization and Storage,CCUS)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院士與化學與化工學院劉賀磊教授課題組長期保持密切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高效低成本CO2捕集技術的開發,且院士表示愿繼續加強與我校化學化工學院之間的學習與探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推動兩校在碳捕獲領域的深度研究。
附主講人簡介:
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二氧化碳驅油工業示范工程Weyburn-EOR IEA項目管理委員會成員,加拿大里賈納大學CO2捕獲國際研究中心(ITC)的創始人和主持人。1991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里賈納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長。致力于CO2捕獲的基礎研究和新技術研發,在碳捕集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成果產業化等方面的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開發的燃煤電廠煙道氣CO2捕獲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并成功在加拿大和英國實現了工業化應用。主持加拿大國家科技創新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經費達3000萬美元;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IChE. J、Chem. Eng. Sci.等發表論文350余篇,獲邀國際學術大會報告43場,授權技術發明專利7件,成果產業化2項,擔任40多家國際知名公司的兼職技術顧問和1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的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