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舉行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
發布日期:2024-09-06 供稿:學生工作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校記者團
編輯:吳楠 審核:史建偉 閱讀次數:9月6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在良鄉校區南操場舉行,中關村校區、珠海校區新生在線上同步觀禮。校黨委書記張軍院士、校長姜瀾院士等全體在校校領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徐繼彬出席開學典禮,相關部門、各書院、學院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全國優質生源基地中學校長代表們參加典禮。典禮由黨委副書記楊帆主持。
特立書院2024級本科生劉浥塵作為新生代表發言。他分享了自己圓夢北理工的激動和自豪,表達了2024級新生將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博士生王振作為在校生代表發言。他分享了自己科研路上堅守的初心、決心和恒心,寄語新同學秉持“報國擔當、知微見著、交叉協同、卓越創新”的精神,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綻放光芒。信息與電子學院教授陶然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勉勵同學們要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怕困難堅韌不拔,堅持對科學真理的不斷求索,腳踏實地、銳意進取,牢記使命、追求卓越,享受青春,擁抱未來。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徐繼彬作為優質生源基地代表發言。他表示北理工是創新報國、充滿機遇的地方,希望學子們以夢為馬、勇往直前,挺膺擔當、追求卓越,走出無愧于新時代的青春之路。
主席臺領導和嘉賓為新生代表佩戴?;?,參加典禮的新生共同為自己佩戴校徽。從此,有著“北理工”標識的新一代北理工人,將賡續紅色基因,屹立時代潮頭,以銳意進取描繪人生新篇,以潛心奮斗書寫青春理想。
退休老教師、在校生和新生代表帶來詩朗誦《夢回延安》?;赝影矋槑V歲月,感恩前輩躬身耕耘,開啟北理工人矢志強國新篇章。應用AI大模型及數字人相關技術生成的數字導師徐特立老先生囑托新同學,要“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盡此心血,創造有利于國家民族的事業!”,為新時代北理工人指明前行方向。
姜瀾以《“立德、立志、立行” 書寫絢麗青春的北理工新篇章》為題寄語廣大新同學。一是立德定人生根基。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是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的基礎,要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希望你們在北理工的日子里,不斷增進愛心,匯日常點滴之小善,成就璀璨之大善,塑造品格,奠定幸福根基。二是立志定人生航標。一代代北理工人矢志國之重器、扎根日??蒲?,將個人的點滴日常努力融入浩瀚歷史長河中。希望你們向北理工前輩學習,矢志國之重器、扎根日??蒲校瑯淞⑷松笾?,不斷突破階段之目標。三是立行定人生動力。習慣驅動下的循環往復讓我們的思維愈加敏銳、品格愈加高尚,如涓涓細流,匯入成長成熟成才之大河。希望你們秉持長期之堅持,培育良好之習慣,重塑性格,筑牢成長基石。
姜瀾勉勵廣大學生要心懷“國之大者”,靜心修于德、潛心志于學、恒心成于行,“立德、立志、立行”書寫青春無悔的北理工新篇章!成長為“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新生們拉起巨幅國旗,從全體新生上空接續而過,這是家國情懷的傳遞,更是時代使命的延續。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北理工人將個人理想融入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以火熱青春為祖國獻禮,以昂揚姿態勇擔強國之責。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全體師生齊唱《歌唱祖國》的激昂歌聲中,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圓滿結束。
“立德、立志、立行” 書寫絢麗青春的北理工新篇章
——校長姜瀾院士在2024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校首次連線良鄉、中關村、珠海三個校區隆重舉行開學典禮。3947名本科生、8125名研究生、944名留學生正式成為“北理工人”,這光榮的身份將與同學們相伴一生。我代表學校黨委書記張軍院士和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祝福!我想與新生同學們交流三點建議。
一、立德定人生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鬃诱f,“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p>
加強品德教育,既有個人品德,也有社會公德、熱愛祖國和人民的大德。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是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的基礎,要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為什么品德教育如此重要?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最全面、最昂貴的心理和社會學實驗——哈佛大學格蘭特研究,提供了科研的證據。該研究歷時75年,追蹤了268名哈佛本科生和456名貧困青少年的人生經歷,揭示了愛心是幸福最關鍵的因素,而不是財富、名氣、地位或權勢。
積極心理學大量研究反復證明,付出愛心能顯著提升幸福感。這些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與中華傳統文化不謀而合,如漢代《新書》所述“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又如管仲所說“善人者,人亦善之。”
愛因斯坦說,“學校始終不渝的目標應該是: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惫鸫髮W的“全人教育”、普林斯頓大學的“服務國家,服務世界”、清華大學的“厚德載物”和我校的“德以明理”都體現了這樣的理念與追求。
愛心包含著善良與仁慈、感恩與寧靜;意味著寬容與理解、誠信與勇氣;體現著責任與擔當、無私與奉獻。希望你們在北理工的日子里,不斷增進愛心,請每天想一件感恩的事;請每周和父母通話;請每月關心幫助同學;請每學期參與公益活動。
我深信匯日常點滴之小善,成就璀璨之大善,可以塑造你的品格,奠定你幸福的根基!
二、立志定人生航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并引用王陽明的話“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哈佛一項著名調查發現,年輕時無目標者占27%,25年后總體貧困;年輕時目標模糊者占60%,25年后總體平庸;年輕時有短期目標者占10%,25年后總體平順;年輕時有長期目標者占3%,25年后總體卓越。神經科學發現,大腦可塑性很強,立志可以改變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長期追求志向的人前額葉皮質更活躍,神經元連接更緊密。此外,每當完成一個小目標,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給你成就感。因此,立志是成功的起點,階段小目標是成功的路徑。腳踏實地的有志者將擁有更睿智的決策、更靜心的專注、更穩定的情緒、更愉悅的心情。
一代代北理工人矢志國之重器、扎根日??蒲校瑢€人的點滴日常努力融入浩瀚歷史長河中,例如,我校校友“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中國槍王”朵英賢、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謝光選等等。
我深信樹立人生之大志,不斷突破階段之目標,可以升華你的境界,穩固你璀璨的燈塔!
三、立行定人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眲P恩斯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荀子》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p>
諾獎得主、神經科學家坎德爾研究發現,良好習慣能夠增強神經可塑性,讓大腦越來越聰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經過大約66天的堅持可以重塑大腦神經回路,從而養成一種新習慣。大學四年,在校時間約720天,如果你能養成4個好習慣,可以極大地改變人生,例如,堅持閱讀的習慣、定期鍛煉的習慣、常常感恩的習慣、主動溝通的習慣等等。如果每天有1%的微小進展,經過720天的持續提升,將增長1292倍。習慣驅動下的循環往復讓我們的思維愈加敏銳、品格愈加高尚,如涓涓細流,匯入成長成熟成才之大河。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養成良好習慣,一定要克服拖延癥。根據《Nature》雜志發表的赫曼法則,科研產出與研究投入有效時間的1000次方成正比,而與數據分析拖延時間的1000次方成反比。
我深信秉持長期之堅持,培育良好之習慣,可以重塑你的性格,筑牢你成長的基石!
同學們,希望你們心懷“國之大者”,靜心修于德、潛心志于學、恒心成于行,“立德、立志、立行”書寫青春無悔的北理工新篇章!成長為“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