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學子獲iCAN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發布日期:2022-12-21 供稿:機電學院 攝影:機電學院
編輯:王雪 審核:王亞斌 閱讀次數:12月19日,第十六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的“微磁智清——面向血栓治療的微型機器人系統”項目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網絡最佳人氣獎。
iCAN大賽始于2007年,秉承“自信、堅持、夢想”的精神,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勇于創新。賽事自五月份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全國780所高校的24057名選手報名參賽。本屆賽事共選拔產生190支隊伍進入全國總決賽答辯環節。總決賽設有創新賽道、創業賽道和挑戰賽道,其中創新賽道是大賽的核心賽事,共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獎別。除此之外,本次決賽全程公開直播,獲得了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并且比賽中熱度最高的作品可獲得網絡最佳人氣獎。
“微磁智清”團隊由機電學院王化平教授指導,2020級本科生王茂霖擔任隊長,隊員包括郭斯予、高志嶠、吳天睿、蘆夢四名同學。項目面向當前血栓治療行業痛點,基于磁驅動和微機器人作業原理,實現了仿生微血管狹窄封閉環境下的磁驅微機器人的藥物投遞、血栓清理等任務,有望在未來為血栓患者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精準化的醫療服務。
磁驅微機器人血栓清理總體方案
作品針對微機器人的磁驅動控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三維磁場發生系統,能夠生成旋轉場、梯度場、交變場,為微機器人提供了穩定、易控、高精度的驅動技術,有效降低醫療操作的風險。系統為微機器人運動規劃、導航與人為監測提供了可視化、定制化的交互工具,既可以實時監控各級線圈電流與磁場情況,也可通過人為規劃路徑來對機器人進行精準控制。
三維磁場發生系統
同時,作品設計了螺旋型和仿海星微機器人本體結構。螺旋微型機器人較硬的機械結構可用于血栓鉆孔,海星機器人可用于溶栓藥物靶向運輸。微機器人在外部磁場的控制下,執行血栓清理任務,最終自主生物降解。
磁驅動微機器人本體
團隊將獲邀參加明年5月的iCAN精英賽,比賽中將會選拔出隊伍參加在日本京都舉辦的iCAN國際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