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校史白描②:抗戰烽火中“科技立功”!(上篇)


【編者按】為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面向抗戰勝利80周年和建校85周年,黨委宣傳部、檔案館(校史館)特策劃推出系列報道,從校史資料中精選生動片段,以白描筆觸,原汁原味地展現我校辦學發展歷程中形成的良好校風學風和做出的成就貢獻,以期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師生繼承弘揚優良辦學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加強作風建設,為推動辦學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筑“紅色地標”,修建中共中央辦公大樓

1939年,黨中央決定在延安創辦自然科學院,年僅27歲的楊作才來到自然科學院籌備組, 之后成為學院總務處處長。楊作才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律系,出身于建筑世家,父兄均從事建筑行業,自小就積累了建造經驗。到自然科學院工作之后,就受中央委派,精心設計和指導建設了李家塔大禮堂、楊家嶺中央大禮堂、中共中央辦公廳大樓、棗園禮堂、王家坪禮堂以及中央領導同志住所等一批重要建筑。

640.jpeg

中共中央辦公樓

1941年春,中央安排楊作才在楊家嶺修建一座中央辦公廳辦公大樓。接到任務后,楊作才提出平房與樓房兩個方案,并畫出草圖。經中央研究,決定采用樓房方案,計劃建設一棟三層樓房,中間三層,兩邊各兩層,最外邊一層。當時,延安還沒有兩層以上的樓房。方案確定后,楊作才隨即開始設計工作,并直接向中共中央秘書長任弼時和副秘書長李富春領受工作任務。

中央又將之前楊作才帶領修建李家塔禮堂和棗園禮堂的施工隊伍調撥過來參加大樓的建設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楊作才每天與工人們生活、工作在一起,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建設大樓所需石材,就取自大樓所在的山上,通過放炮進行開采。

中共中央辦公廳大樓采用的是三十年代流行的建筑樣式,整體四方,中間的三層樓又高又長,二層樓短一些,一層又短一些,從平面上看像是一架飛機,也被人們稱為“飛機樓”。三層樓設計用作中央書記處的會議室。三層樓東西兩壁各有一門,出門可在平臺上散步。平臺上鋪的是專門燒制的方形薄磚。為了防水,鋪磚時專門使用延長油礦的原油和土麻刀灰漿做墊層。

大樓后面有兩座橋,原先沒有設計,是在施工過程中結合實際需要增加的。從三樓的門出來,走過橋就可以直接通到毛澤東、劉少奇、陳云、李富春等領導同志居住的窯洞,二樓的橋則可通向警衛排駐地。

640.png

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在中共中央辦公廳樓西廳召開

大樓的東廳,根據王若飛同志的要求,設計為作戰室。設計前,楊作才專程到王家坪的軍委作戰室進行了調研,然后將東廳的后窗設計得很小,且沒有外開門,既便于保密,也利于在室內懸掛大幅作戰地圖。1942年5月,在大樓的西廳召開了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

除了此之外,楊家嶺中央領導同志居住14孔石窯洞也是楊作才設計和指揮修建的。

640 (1).jpeg

楊家嶺中央領導同志曾經居住過的石窯

科學解鹽荒,三邊鹽業“挑大梁”

抗戰時期,西北的安邊、定邊、靖邊三縣被稱為“三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陜甘寧邊區的五大分區之一。

遠古時期,西北高原曾是大陸內海,海水枯竭后,鹽分在三邊地區沉積下來,形成了產鹽地帶。因此,三邊鹽業資源豐富,是國內主要產鹽區之一。抗戰爆發后,因沿海產鹽地被日本侵略者占領,三邊鹽池更成為西北地區軍民唯一的食鹽供給來源。

640 (2).jpeg

陜甘寧邊區鹽務局鹽池

當時,三邊采鹽主要“靠天”,每年六七月間雨后的十天左右,鹽池中溶解了鹽的雨水被曬干結塊,鹽農將鹽塊打碎(俗稱打鹽)再堆成鹽堆。因受天氣影響和工作條件惡劣,采鹽生產效率較低。

1940 年夏秋,三邊地區陰雨不斷,不僅沖走了鹽堆,鹽池內的積水也無法蒸發,導致“鹽荒”,人民生活和邊區經濟出現困難。在此背景下,邊區政府委派自然科學院副院長、三邊鹽業處主任陳康白用科學方法解決鹽業生產問題。

1940年8月,陳康白帶領自然科學院教師華壽俊、陳寶誠趕赴鹽池地區,深入群眾調研,并找到了幾處鹽農口中的“海眼”。經過仔細觀察分析,他們發現“海眼”就是鹽殼下水汽沖開沙子形成的“出氣孔”。陳康白馬上組織挖井勘察,發現在地面下二三尺便是含鹽的黑泥巖板,再往下就會涌出含鹽分很濃的“黑水”。陳康白判斷“海眼”應該是古代海洋的遺存,鹽的蘊含極為豐富。

隨后,陳康白又讓人在沙灘上用野草修筑田埂,筑成十幾塊一畝見方的鹽田,將井內“黑水”用吊桶打上來灌入田中晾曬,不僅“成鹽很快產出亦富”,而且鹽粒結晶很大、色白潔凈。鹽田曬鹽成功后,陳康白等人又擴大規模進行生產試驗,同時總結經驗,制定了簡要操作程序:一天灌水、兩天成鹽、兩天運鹽、三天曬鹽,總共需要六天。每月每畝可生產四五次,出鹽150到200斤。全新的生產方式,不僅克服了天氣的影響,而且鹽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提高。

640 (3).jpeg

陜甘寧邊區鹽場

經過幾個月的生產實踐,自然科學院工作小組擬定了“沙漠變鹽田”的生產計劃,安排自然科學院教師華壽俊攜帶精鹽樣品返回延安向中央匯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財經部副部長、自然科學院院長李富春同志,召集財經部和邊區政府有關領導同志專門聽取了“定邊打鹽”匯報,充分肯定了新法制鹽,隨即明確了生產目標,對組織軍民投入生產和運輸做出了安排。此后,中央安排三五九旅到定邊駐防打鹽。

640 (4).jpeg

邊區鹽場的工人們正在打鹽

在軍民共同努力下,全新的打鹽方法迅速在三邊推廣開來,1941年三邊新建鹽田1094塊,打鹽井168眼,產鹽62萬馱,創抗戰時期最高紀錄。到1943年,三邊鹽田發展到2834塊,極大地緩解了邊區政府的財政困難。1943年,邊區稅收21655萬元,鹽稅8943萬元,占比41.3%。

一段段穿越時空的回憶,一幕幕生動感人的校史片段,為我們呈現出85年前自然科學院師生們學習、生活和生產的精神風貌。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成就新作為。浸潤延安精神的校風學風,仍在代代傳承,成為指引和激勵著我們干事創業、奮斗不輟的精神力量。


(來源:《延安自然科學院史料》《抗戰解放區科技史料》《光明日報》《新西部》及網上資料

編寫:王征、姜曼、王鵬、宋逸鷗


百家乐官网筹码套装包邮| 乌兰浩特市| 百家乐庄闲局部失衡| 碧桂园太阳城户型图| 百家乐官网真钱娱乐| 百家乐六合彩| 澳门百家乐官网秘积| 真人百家乐游戏网| 视频百家乐官网破解| 狮威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博彩通3333| 百家乐官网科学打法| 正品百家乐网站| 百家乐官网园zyylc| 大发888备用网址大全| 葡京百家乐官网注码 | 百家乐街机游戏下载|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h00| 百家乐官网如何洗吗| tt娱乐城备用| 至尊百家乐官网20130301| 百家乐能破解| 澳门百家乐官网庄闲和| 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爱婴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地址| 风水24山里的四维八干| 百家乐官网赢家电子书| 百家乐官网扑克桌| 大发888娱乐场手机| 百家乐百博亚洲| 百家乐官网看图赢| 赌球赔率| 反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迪威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海南博彩业| 大发888足球开户| 百家乐官网9人桌布| 赛马会娱乐城| 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