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畢業季特色文化景觀亮相北理工校園
發布日期:2019-06-25 供稿:黨委宣傳部 姜曼 攝影:黨委宣傳部 趙池、戴曉亞
編輯:吳楠 審核:和霄雯 閱讀次數:在中心花園再開一次班會,在南北食堂再吃一碗小面,從良鄉東路8號院到中關村南大街5號院,往返無數次35公里的直線距離承載了最美的青春時光,舉起相機,拍不完的青春回憶,講不完的畢業故事。
“I?BIT”“我們畢業啦”“2019畢業宣言:青春為祖國奮斗”……近日,以畢業季為主題的文化地標成為了北理校園中一道新的風景線。學校黨委宣傳部為營造感恩母校、快樂畢業的氛圍,精心設計,為畢業生送上了這份“中軸線”文化景觀大禮,希望學子們在畢業前的最后幾天再重溫母校的點滴、留下美好的青春記憶,勵志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步入中關村校區東門,一本寫著“2019畢業宣言”的紅色書籍模型矗立在校徽噴泉旁,同學們因書結緣,以書為伴,在書中學會了捍衛祖國、愛好和平,在書中體驗了從雄鷹到白鴿的蛻變,在奮斗中收獲了堅固的友誼。未來,同學們將懷揣“青春為祖國奮斗”的鴻鵠之志,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把青春書寫在實現強國夢的道路上。
對焦,定格,“我們畢業啦!”校風石前,一部大號相機正在記錄著同學們對校風的專屬詮釋。“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已深入每一位北理人的骨髓,構筑成獨特的精神品格。畢業前,再跟她合張影,耳畔又響起那熟悉的旋律“清清延河水,撫育你茁壯成長,悠悠歲月長,磨練你意志如鋼。”
“德以明理,學以精工”,雄偉的中心教學樓前,幾個畢業生正用手指著延安石,回顧著學校從延安輾轉華北,最終進京辦學的奮斗歷史,是老一輩人秉承了“延安精神,薪火相傳”的意志和決心,才保留了辦校的基礎和寶貴的人才,才有了今天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北京理工大學。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表白“I?BIT”,披上象征勇氣的披風,帶著母校的深深祝福,一往無前。
留學生中心制
在良鄉校區美麗的北湖之畔,同樣豎立著與中關村校區遙相呼應“I?BIT”的景觀,同學們紛紛回到夢開始的地方,記錄下對母校最深沉的愛。
一張小小的照片也許不足以記錄青春的足跡,但母校獨具一格的文化符號是每一位畢業生內心最柔軟的記憶,愿2019屆畢業生謹記母校的期待,懷揣夢想,大展宏圖,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