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文稿】張軍:以全面從嚴管黨治校引領保障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發布日期:2025-03-01 供稿:來源:《紅旗文稿》 編輯:吳楠 閱讀次數: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確保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落地落實,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引領力量,對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與更好干事創業的內在統一關系,充分發揮全面從嚴管黨治校的引領保障作用,為更好面向“國之大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以高等教育現代化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匯聚強大動能。
一、著眼大局大勢,深刻領悟堅定不移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意義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黨中央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全黨在自我革命這一重大問題上認識更加清醒、行動更加堅定”。深刻把握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進程、現實需要、長遠考量,才能澄清錯誤認識、廓清思想迷霧,進一步堅定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決心和意志。
自我革命是黨的百年奮斗探索的成功經驗。從歷史長河來看,自我革命是百年大黨肌體康健的制勝良方,是確保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我們黨勇于解決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展延安整風,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整風整黨、“三反”運動,改革開放以后全面整黨,開展一系列集中性教育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深刻認識“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
自我革命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我國發展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長期存在,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腐敗存量尚未清除,增量還在持續發生,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必須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個中心任務,堅持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管黨治黨一刻也不能放松,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必須以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強烈的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鍛造自己,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更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不斷向前。
自我革命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治本之策。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強調,在不斷變化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中,無產階級政黨需要通過不斷進行自我革新以更好地適應新的挑戰和任務,保持生機與活力。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百余年來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及時消除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各種隱患,不斷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聚焦主責主業,深刻洞察高校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考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一系列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我國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校黨的建設取得歷史性成效、發生格局性變化,落實黨的全面領導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通過組織推進中管高校巡視全覆蓋、深化中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對高校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監督等,著力發現和糾正在加強政治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四個服務”功能作用方面的政治偏差,推動高校從嚴管黨治校持續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不斷將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優勢。同時,也要看到,“象牙塔”內并非一方凈土,高校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上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面臨一些新的形勢和挑戰。必須立足高等教育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準確識別問題表現及其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校向縱深發展。
從新時代新征程高校承擔的重要使命任務來看。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匯點,知識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新征程上愈發成為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點。必須清醒看到,高校更加凸顯辦學的政治性,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確保黨和人民事業后繼有人的責任更重;更加凸顯辦學的人民性,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責任更重;更加凸顯辦學的戰略性,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服務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責任更重;更加凸顯辦學的世界性,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力的高等教育發展范式,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任務更重。因此,必須從影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影響教育科技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影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影響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興旺發達來看問題,深刻認識和把握縱深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的特殊重要意義。
從高校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變化來看。當前,“兩個大局”交織激蕩,科技和人才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國際競爭。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要求高校更加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堅定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增強在面臨外部遏制打壓封鎖環境下有力服務“國之大者”的能力水平。同時,高校辦學資源逐年增加、辦學環境更加開放、教師隊伍構成更加多元,自身發展面臨的考驗和廉政風險持續增加,對加強和改進內部治理提出新課題新要求。必須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糾治“四風”頑疾,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環境。
從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來看。推動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任重而道遠。從日常監督情況看,高校在全面從嚴管黨治校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有的加強政治建設不夠有力,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關于教育工作決策部署存在差距;有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夠有力,思想政治教育比較薄弱,校風學風和師德師風建設有待加強;有的深化從嚴管黨治校不夠有力,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壓力傳導不到位,科研、基建、招生等領域腐敗問題時有發生。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重在真管真嚴,要在精準施治。高校必須始終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密切關注和分析研判黨情黨風新動向,堅持奔著問題去、對著根源治,既治標又治本,提高管黨治黨的精準性、實效性;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改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推動高校黨建與教育教學發展深度融合。
三、突出重點難點,深刻把握以全面從嚴管黨治校引領保障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舉措
2024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用系統思維、科學方法推進管黨治黨內容全涵蓋、對象全覆蓋、責任全鏈條、制度全貫通,進一步健全要素齊全、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以全面從嚴管黨治校引領保障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在“體系性”上下功夫,持續推動高質量黨建與高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
推動黨的全面領導落實落地。堅持黨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用改革精神與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把學校建成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突出政治建設的統領性作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杜絕“七個有之”;提升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整體運行效能,發揮黨建工作在把準方向、整合資源、支持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筑牢“強國一代”的政治靈魂,教育引導青年師生面向“國之大者”擔當作為,聽黨話、跟黨走。突出思想建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完善用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長效機制,準確把握黨中央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定位和部署要求,確保思想統一、方向一致。持續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健全紀法教育、廉潔教育長效機制,在范圍上擴展至全體師生,在內容上延伸學習法律法規,推動把他律轉化為自律。突出思政工作的“生命線”作用,加快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把思政、理論、實踐、教學統一起來,不斷提升思政課實效性、說服力。一體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教育,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傳承弘揚,強化紅專并舉、德學共育。
推動黨建業務融合機制化。堅持黨風政風、校風教風、師德師風一體抓,發揮巡視綜合監督作用,深入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推動向“深”拓展,堅守政治巡視定位,著力推動巡視更加精準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深入查找影響高質量發展、落實改革部署和全面從嚴治黨方面的突出問題,深入了解被巡視黨組織履行職能責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情況。推動向“專”發力,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重點,帶動基層黨組織合力推動改革攻堅、促進高質量發展;聚焦重點對象、重點問題、重點領域,加大專項巡視力度、強化專業力量參與、強化專督專管;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堅持授權和控權相結合,強化嚴格管理監督,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推動向“下”延伸,在巡視學校一級黨委基礎上,做深做實對二級黨組織的巡視,強化對掛靠機構、異地機構的延伸巡視,堅持到一線下沉調研,切實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以實際行動贏得師生群眾信賴支持。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長效化。堅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信心,扛起正風肅紀反腐的政治責任,把學校建成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陣地。堅持紀律教育長效化,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將紀律教育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融入組織管理全過程,突出“一把手”、年輕干部等重點群體紀律學習培訓,突出紀律教育方式創新,引導黨員干部把紀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制度約束長效化,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讓全面從嚴管黨治校成常態。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充分發揮“四種形態”層層設防作用,加強第一種形態運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使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堅持從嚴治理長效化,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引導干部隊伍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持續加強對“一把手”和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監督;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三不腐”,全力實現標本兼治、系統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