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凝聚力量
發布日期:2006-03-12 閱讀次數:
———《北京理工大學校報》創刊50周年紀念會舉行
本報訊 12月16日,正值隆冬天氣,北風凜冽,萬木蕭疏,而我校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里卻是歡聲笑語,暖意融融。這里正在隆重舉行《北京理工大學校報》創刊50周年紀念會。曾經在校報工作過的老同志們重新聚首,共話50年風雨歷程;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負責人捎來同行們親切的祝福;常務副校長李志祥,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黨委副書記侯光明撥冗蒞臨,與新老報人一起交流感情,展望未來。70余人歡聚一堂,共慶我校校報50華誕。黨委宣傳部部長賀亞蘭主持了紀念會。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海濱首先宣讀了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和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發來的賀信。
校報主編王季芬以《繼往開來 再鑄輝煌》為題匯報了校報追隨國家建設和學校發展的腳步,風雨兼程走過的50年歷程,以及校報在學校發展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所作出的貢獻。她說,自1955年12月30日創刊以來,校報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曾因歷史的原因兩度停刊,仍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從鉛字排版發展到激光照排,從不定期出版發展到兩周一期,從單純的紙質媒體發展到網上讀報。她指出,多年來,校報始終堅持自己的辦報宗旨,緊緊配合學校中心任務,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已經成為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媒體。多年來,校報追隨時代腳步,引領校園文化,是一面跟黨走的旗幟,是學校發展的一個縮影,她忠實地記載了50年來我校由一個工科院校逐步發展成一個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全國著名大學的足跡,記載了學校的輝煌篇章和發展歷程;校報是展示京工人風采的百花園,記載了50年來京工人自強不息、刻苦攻關、無私奉獻的優秀事跡;校報是溝通的橋梁,為師生提供了交流思想、研討熱點的平臺;校報是一片沃土,培養了一批批年輕人;校報還以她的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王季芬代表校報全體同志向關心、支持校報工作的各級領導、廣大讀者、通訊員、印刷廠等致以衷心的感謝,并表示校報全體同志將繼續與全校廣大師生員工團結一心,共同創造我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黨委副書記侯光明發表了重要講話。他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對所有從事校報工作的編輯、記者、通訊員以及致力于新聞宣傳工作的同志表示了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并著重闡述了構建學校大宣傳格局的思想。大宣傳格局是對宣傳媒體的整合,宣傳主體的整合,宣傳內容、空間的整合,既是對包括校報、網絡、閉路電視、廣播等所有媒體和宣傳陣地在內的宣傳媒體資源整合,也是師生員工、校、院、系、課題組各層次、各類型宣傳主體的整合,更是延安精神和軍工文化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引領下所進行的文化表達。科學地構建我校大宣傳格局,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要寓宣傳工作于文化建設之中,開拓新聞宣傳工作新的載體和更廣闊的空間,要開拓思路、勇于創新,做好明年的新聞宣傳工作。侯光明希望校報越辦越好、辦出特色,向著高校名報的方向繼續努力。
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校報主編魏國英代表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校報主編鐵錚代表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向我校校報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我校校報新老編輯長期默默耕耘在高校宣傳戰線表示了由衷的贊賞。并希望校報全體同志一如既往地保持優良作風,辦出時代特色鮮明的校報。
原校報首位負責人楊子真,原校報主編曹青陽,原校報編輯、現校黨委組織部部長龔裕,教工通訊員、后勤集團黨委副書記姜金鳳,學生記者同蘭娟在大會發言。他們衷心地祝愿學校事業蒸蒸日上,校報與時俱進、永放光輝。楊子真深情地回顧了校報初創時期,校報的同志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戰勝各種困難,及時用報紙反映學校熱火朝天的勞動和建設情況。曹青陽表示,他離開學校和校報已經21年了,但他根在京工、心在京工,當年在校報工作中學習和積累的經驗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宣布表彰優秀校報教工通訊員和長期從事校報工作同志的名單,他高度贊揚了校報在過去的崢嶸歲月中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并勉勵校報再創輝煌。出席紀念會的三位校領導為獲獎同志頒發了證書和紀念品。
紀念會上,校報網絡版正式啟動。從此,全校師生可以在網上讀到校報。
最后,常務副校長李志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深情地回顧了40年前在學校錄取通知書中第一次看到校報時的欣喜,入學后第一次被校報記者采訪時的激動,他也曾從校報的字縫中尋找希望、力量和啟發。他說,校報是一代人用心血、追求和向往營造的宣傳陣地,它引導學生成長、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確實是黨的喉舌。他在講話中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希望校報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為學校發展大局服務,指出校報要在創新問題上多作思考,加強專項服務,并希望學校各部門要支持辦好校報。李志祥還為校報創刊50周年題寫了一首《打醋詩寄隨想》:
不大的一張報,載著我們的重托;
有限的文字和圖片銘記了學校發展的脈絡。
北理人育英才傳承文化的長河,
我們的追求似長江黃河。
辦報人方格上的耕耘播種著希望之火,
所以我愛您——校刊。
感謝您辦報的人,
雄風永存,繼續著新的雕琢。
李志祥精彩的講話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紀念會后,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出席紀念會的還有學校黨辦、校辦等有關部處、學院的領導以及宣傳干事、校報通訊員等。
(許欣)
本報訊 12月16日,正值隆冬天氣,北風凜冽,萬木蕭疏,而我校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里卻是歡聲笑語,暖意融融。這里正在隆重舉行《北京理工大學校報》創刊50周年紀念會。曾經在校報工作過的老同志們重新聚首,共話50年風雨歷程;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負責人捎來同行們親切的祝福;常務副校長李志祥,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黨委副書記侯光明撥冗蒞臨,與新老報人一起交流感情,展望未來。70余人歡聚一堂,共慶我校校報50華誕。黨委宣傳部部長賀亞蘭主持了紀念會。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海濱首先宣讀了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和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發來的賀信。
校報主編王季芬以《繼往開來 再鑄輝煌》為題匯報了校報追隨國家建設和學校發展的腳步,風雨兼程走過的50年歷程,以及校報在學校發展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所作出的貢獻。她說,自1955年12月30日創刊以來,校報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曾因歷史的原因兩度停刊,仍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從鉛字排版發展到激光照排,從不定期出版發展到兩周一期,從單純的紙質媒體發展到網上讀報。她指出,多年來,校報始終堅持自己的辦報宗旨,緊緊配合學校中心任務,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已經成為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媒體。多年來,校報追隨時代腳步,引領校園文化,是一面跟黨走的旗幟,是學校發展的一個縮影,她忠實地記載了50年來我校由一個工科院校逐步發展成一個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全國著名大學的足跡,記載了學校的輝煌篇章和發展歷程;校報是展示京工人風采的百花園,記載了50年來京工人自強不息、刻苦攻關、無私奉獻的優秀事跡;校報是溝通的橋梁,為師生提供了交流思想、研討熱點的平臺;校報是一片沃土,培養了一批批年輕人;校報還以她的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王季芬代表校報全體同志向關心、支持校報工作的各級領導、廣大讀者、通訊員、印刷廠等致以衷心的感謝,并表示校報全體同志將繼續與全校廣大師生員工團結一心,共同創造我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黨委副書記侯光明發表了重要講話。他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對所有從事校報工作的編輯、記者、通訊員以及致力于新聞宣傳工作的同志表示了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并著重闡述了構建學校大宣傳格局的思想。大宣傳格局是對宣傳媒體的整合,宣傳主體的整合,宣傳內容、空間的整合,既是對包括校報、網絡、閉路電視、廣播等所有媒體和宣傳陣地在內的宣傳媒體資源整合,也是師生員工、校、院、系、課題組各層次、各類型宣傳主體的整合,更是延安精神和軍工文化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引領下所進行的文化表達。科學地構建我校大宣傳格局,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要寓宣傳工作于文化建設之中,開拓新聞宣傳工作新的載體和更廣闊的空間,要開拓思路、勇于創新,做好明年的新聞宣傳工作。侯光明希望校報越辦越好、辦出特色,向著高校名報的方向繼續努力。
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校報主編魏國英代表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校報主編鐵錚代表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向我校校報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我校校報新老編輯長期默默耕耘在高校宣傳戰線表示了由衷的贊賞。并希望校報全體同志一如既往地保持優良作風,辦出時代特色鮮明的校報。
原校報首位負責人楊子真,原校報主編曹青陽,原校報編輯、現校黨委組織部部長龔裕,教工通訊員、后勤集團黨委副書記姜金鳳,學生記者同蘭娟在大會發言。他們衷心地祝愿學校事業蒸蒸日上,校報與時俱進、永放光輝。楊子真深情地回顧了校報初創時期,校報的同志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戰勝各種困難,及時用報紙反映學校熱火朝天的勞動和建設情況。曹青陽表示,他離開學校和校報已經21年了,但他根在京工、心在京工,當年在校報工作中學習和積累的經驗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宣布表彰優秀校報教工通訊員和長期從事校報工作同志的名單,他高度贊揚了校報在過去的崢嶸歲月中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并勉勵校報再創輝煌。出席紀念會的三位校領導為獲獎同志頒發了證書和紀念品。
紀念會上,校報網絡版正式啟動。從此,全校師生可以在網上讀到校報。
最后,常務副校長李志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深情地回顧了40年前在學校錄取通知書中第一次看到校報時的欣喜,入學后第一次被校報記者采訪時的激動,他也曾從校報的字縫中尋找希望、力量和啟發。他說,校報是一代人用心血、追求和向往營造的宣傳陣地,它引導學生成長、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確實是黨的喉舌。他在講話中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希望校報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為學校發展大局服務,指出校報要在創新問題上多作思考,加強專項服務,并希望學校各部門要支持辦好校報。李志祥還為校報創刊50周年題寫了一首《打醋詩寄隨想》:
不大的一張報,載著我們的重托;
有限的文字和圖片銘記了學校發展的脈絡。
北理人育英才傳承文化的長河,
我們的追求似長江黃河。
辦報人方格上的耕耘播種著希望之火,
所以我愛您——校刊。
感謝您辦報的人,
雄風永存,繼續著新的雕琢。
李志祥精彩的講話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紀念會后,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出席紀念會的還有學校黨辦、校辦等有關部處、學院的領導以及宣傳干事、校報通訊員等。
(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