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分論壇
發布日期:2005-11-06 閱讀次數:
〖第 677 期 綜合新聞〗
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分論壇由機電工程學院承辦。分論壇籌委會為全國相關學科領域的博士生提供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9月25日論壇完成了三天的議程勝利閉幕。
會議篇
本次論壇共收到論文投稿125篇,分別來自20所院校,最終錄用論文84篇,其中校外47人48篇,校內35人36篇,擬推薦兵工學報增刊發表41篇,其中校內18篇,校外23篇。與會專家共19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16人。
專家報告:朱建士院士:《爆轟數值模擬的建模問題》;馬寶華教授:《論兵器科學與技術的自主創新》。
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分論壇由武器系統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和發射與毀傷技術三個分會場分別進行。
其中,武器系統與工程分會場總共有21位同學作了學術報告,主要內容有爆磁壓縮發生器電樞膨脹特性研究等;探測制導與控制分會場總共有21位同學作了學術報告,主要內容有X波段磁絕緣線振蕩器的模擬研究等;發射與毀傷技術分會場總共有21位同學作了學術報告,主要內容有發射筒熱力計算方法研究等。
另外,除了專家們的精彩點評之外,聆聽博士生報告的同學們反響也非常熱烈。許多同學就自己研究的課題所涉及到的問題和與會博士生和老師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也耐心地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并為大家分析各學科的發展情況和研究的熱點。這次博士生學術交流活動為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博士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切磋的平臺。
博友沙龍
9月24日晚730,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分論壇在我校國際教育交流中心一層西餐廳舉行“博友沙龍”,多數與會代表出席。機電工程學院籌委會還特別邀請了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和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欄目總策劃楊東平教授,為活動增添專業氣息。
告別學術交流的緊張氛圍,會場充滿著溫馨和放松。大家針對我國研究生教育收費,博士生的自我定位以及培養質量等問題,展開談論,廣泛交流意見。來自不同校(所)的代表通過相關數據以及自身經歷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國現階段博士生思想、學習、生活的情況。楊東平教授也針對以上問題,闡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家激情高漲,踴躍發言。此次別開生面的活動,由于其輕松的形式,溫馨的環境,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交流平臺。
參觀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
9月25日,學院籌委會為豐富與會博士生代表的生活,強化學術氛圍,專門安排相關人員陪同與會代表前往北京海淀展覽館參觀科技部、財政部等舉辦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大家真切地了解了“十五”以來,我國科技綜合實力的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