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寰宇浩歌行 驛路梨花處處開
——北京理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工作紀實
發布日期:2020-12-15 供稿:國際交流合作處、黨委宣傳部 攝影:國際交流合作處
編輯:吳楠 審核:藺偉、劉向東 閱讀次數:【編者按】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金秋9月,學校成功舉辦了建校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下一階段,學校將召開第十五次黨代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征程之際,為全面展示學校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辦學成就,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砥礪奮進、輝煌北理”系列專題報道,營造昂揚向上、激情進取的良好氛圍,凝聚師生員工團結奮斗、矢志一流的磅礴力量。
“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重要推動力,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鑒、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p>
——摘自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
“中俄聯合創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我和普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是兩國人文合作深入發展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示范意義。”2017年9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致賀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是中俄兩國高校合作舉辦的第一所大學。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在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進程中,對標世界,開放辦學,既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應有之義,亦是必由之路。
“從開放辦學到國際化辦學轉變”,自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國際化戰略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將自身發展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進一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要求緊密結合,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使世界更多地感受到北理工形象,聆聽到北理工聲音,受益于北理工智慧。
開放包容逐夢寰宇,打造全球合作社區
2018年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營
“三周的‘一帶一路’夏令營讓我收獲頗多。北理工展示的智能汽車、智能制造、新能源車輛等前沿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讓我很受震撼。周天豐、賈博儒等幾位青年教師的分享,讓我很受啟發?!?018年暑假,斯洛伐克技術大學的埃里克·斯塔克等120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中國多所高校的師生共同參加了由學校參與承辦的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營。
2018年、2019年,學校連續兩年承辦這一國際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營,充分展示了學校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研發水平,有效促進了“一帶一路”國家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中俄合作是國家戰略,加強對俄合作對國家建設和學校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相關部門和學院,我們將精心謀劃,切實把工作做深做實,推動學校對俄合作的深入開展?!?019年,學校成立中俄學院,設立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等7個傳統優勢工科專業,在隨后召開的中俄學院工作會議上,參會人員形成一致共識。中俄學院的成立,標志著學校在培養工程領域的國際化領軍人才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學院并非橫空出世。在此之前,學校已經同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莫斯科核能研究大學等17所俄語區頂尖工科大學建立了交流項目,在多學科領域培養國家戰略急需的拔尖人才。近年來,在國家留學基金委支持下,學校又設立了“對俄專項”學生交流項目,2014年到2019年間,共派出攻讀碩士、博士的學位生146人,各類長短期學生年派出總人數超過100人。目前,北理工已經成為國內派出留俄學生人數最多的高校。
與國際民航組織共同建設全球航空發展研究院,與白俄羅斯科學院、白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共同資助教師和白俄羅斯學者申請科研合作項目,與日本京都大學、東北大學等共同實施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計劃,支持坦桑尼亞政府進行電子政務人才培養……在積極承接各類國際教育交流活動的同時,學校還積極走向國際,與多個國家的組織和機構建立起了平等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關系,實施了多個國際人才和科研交流合作項目。建設研究院、簽署合作基金、實施合作項目……學校構建國際交流大社區的開拓實踐,精彩上演。
2019年12月,隆冬時節,寒氣襲人,學校中關村體育館里卻熱鬧非凡。一曲《夢“響”北理》拉開了2019年度優秀外國留學生表彰會暨2020年新年聯歡會的序幕。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來自50余個國家的150余名國際學子奉獻了一場極具國際風格和異域特色、兼具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的視聽盛宴。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來華留學工作,來華留學生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生源質量持續提升。目前,在校留學生已達2560人,學歷生占55%,生源國別近150個,其中,40%博士生是所在國高校的青年教師,80%交換生來自歐美知名院校。在70余所海內外一流高中建立優質本科生源基地,在百余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碩博生、交換生招生平臺。隨著全球合作網絡持續拓展,“留學北理”已成為推進學校國際化辦學進程、高質量服務“雙一流”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2019年第六期“海外計劃”西班牙訪學項目
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學校提出了全面打造全球交流合作大社區的國際化工作思路,構建了以“學院為主體、學生為中心、項目為載體”的國際化運行機制,重點打造了德國、俄羅斯等九大區域合作交流平臺,同步實施了海外戰略伙伴計劃、學科專業實質等效計劃等五大專項國際合作計劃,不斷拓展和豐富國際合作深度和廣度,構筑了良好的國際化辦學氛圍和環境,有效提升了學校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和知名度。
截至2020年6月,學校已與75個國家和地區的346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含與國家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48個國家的149所高校。遍布全球的北理工國際伙伴關系網絡日漸穩固。
拓寬渠道匯聚資源,深化國際人才培養
“得益于學校開展智能制造與新能源車輛創新項目,我能夠有機會到國際一流高校交流學習。三年的學習生活,讓我開闊了視野,進一步了解了學科發展前沿,也堅定了我投身行業前沿研究的決心和信心?!?017年,機械與車輛學院本科生陳舒在學校資助下,前往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交流學習?!皩W校國際交流合作的廣闊空間,為我們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舞臺?!?/p>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項目為基準,將聯合培養、教師互訪、科研合作三者有機結合,確保國際合作始終服務于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以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為例,2015年以來,學校前后獲批9個項目,選派了多個專業的學生和教師赴荷蘭、美國、法國等國家一流高校進行攻讀學位、聯合培養以及訪問研究。
“參加博士生雙學位項目,使我有機會在高水平的平臺上交流學習。國內外的學習、工作經歷對我來說,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啟發我從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名獨立的科研工作者。”管理與經濟學院助理教授陳虹樞曾是首批參加學校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博士生雙學位項目的同學之一,在順利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之后,2019年她決定回到母校工作,繼續在技術創新管理與科研評價領域深入研究。
2019屆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畢業典禮
2004年以來,學校開始實施博士雙學位項目,致力于培養具有廣闊國際視野、堅實理論基礎、突出創新能力的工程領軍型人才。博士聯合項目的運行以教授間緊密的科研合作為基礎。為開拓博士生聯合培養渠道,學校創新開展了中英大學工程教育研究聯盟“中英未來工程領袖與創新訓練營”等活動。
引入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高校線上國際課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成立并運行……面對全球治理格局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近年來,學校以新工科改革等舉措為契機,通過“在地國際化”方式,開設國際線上課程,對學生的科學素質、國際理解力、包容力、國際行業競爭力等方面進行養成實踐訓練。
“我在北理工學的中文?!?019年8月,《王毅夸獎外國記者中文好》《國外,王毅給一所中國高?!驈V告’?》等報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泰國曼谷的記者會上,曾在北理工留學的學生、英國路透社記者馬凱琳用中文就南海局勢進行提問。會后,馬凱琳的表現得到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的夸贊。
近年來,學校來華留學生的教育培養水平不斷提升,涌現出一批具有知華友華情感和愛校榮校情懷的優秀國際人才。伊克拉姆家族兩代六口人先后“留學北理”的故事在巴基斯坦廣為傳頌,在戰“疫”艱難時刻,國際學生紛紛捐款捐物表達支持和祝福。在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全過程中,學校始終厚植中國情懷、堅持質量為先,努力培養具有全球領導力與全球勝任力的國際杰出人才,為“雙一流”建設添磚加瓦,為構建全球教育共同體貢獻北理智慧和方案。
深化國際辦學合作,勇擔使命創建一流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首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當高考后為填報志愿猶豫不決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招生宣講會讓我變得無比堅定,我清楚地知道了它的創辦過程和歷史使命,也了解了它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模式,所以我選擇了這所嶄新的大學?!鄙钲诒崩砟箍拼髮W2017年首批錄取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新生韓東雨在代表新生發言時自豪地說。
“努力建設高水平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做出貢獻”。如前文所提到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中俄兩國高校合作舉辦的第一所大學,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提出了殷切期望。
建好“深北莫”是一項面向“一帶一路”的國家任務。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的北理工勇挑重擔,精心統籌協調,認真對接俄方,出色地完成了這一重要的國家使命。2017年9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舉行首次開學典禮,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俄羅斯副總理戈羅杰茨出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致賀辭。
在具體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派出的管理團隊立足中俄兩國教育之所長,推動“深北莫”既注重學生扎實厚重的理論功底的塑造,又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兩年來,學生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第30屆門捷列夫化學競賽等高水平創新競賽中屢獲佳績。
我校與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獲2019年度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北京理工大學與拉各斯大學共建的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獲評‘全球先進孔子學院’,授予北京理工大學與薩斯喀徹溫大學共建的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加方理事Karen Chad‘2019全球孔子學院先進個人獎’?!痹?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上,北理工廣受關注。
近年來,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成為北理工在非洲和北美洲“走出去”合作辦學的成功范例。目前,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已設立18個教學點,開設了16門漢語課程,有6030名在讀學員,累計招收25000余名漢語學員。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孔子學院除了圓滿完成既定的國際中文教育各項任務以外,還聚焦加拿大原住民研究和中加比較研究開展特色研究,目前已出版加拿大原住民特色文化教材1本、學術論文集2本。北理工共建孔子學院已經成為聯結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之橋”“學習之橋”“合作之橋”,這兩所孔子學院也成為擴大學校海外聲譽的橋頭堡。
“不知不覺,離開北理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在瑞丁會計學合作辦學項目度過的四年,是我成長路上最為寶貴的四年。母校賦予的會計學專業知識奠定了我職業規劃的基礎,國際化教育培養了我包容的心態;在這里,我遇見了寬容的老師、優秀的同學,遇見了更好的自己?!?018屆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畢業生武暄琮回憶在學校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感觸頗深。
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辦學,不僅有效擴大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為學校一流人才培養注入強勁動力。目前,學校與英國瑞丁大學合辦的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合辦的國際經濟專業學士學位教育項目等四個教育部批準的合作辦學項目(北京理工大學)都取得了良好收效。其中,與英國瑞丁大學合辦的會計學專業本科雙學位教育項目,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達到96%以上,國內外深造率連續三年保持在65%以上,學生先后被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錄取為研究生。
新發展、新挑戰、新使命,面向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北京理工大學將始終堅持服務國家、貢獻世界,注重內涵發展,不斷創新模式,持續拓展國際教育合作,進一步提升學校全球聲譽度、國際顯示度和話語權,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