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舉行2024年新春團拜會
發布日期:2024-01-23 供稿:黨政辦公室 攝影:黨委宣傳部 徐思軍、郭廣澤
編輯:吳楠 審核:楊帆 閱讀次數:1月23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舉辦2024年新春團拜會。
全體校領導、老領導、院士,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學院院長、書記,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師生代表等歡聚一堂,共話學校發展未來。
(點擊圖片可播放觀看)
現場人員觀看了學校高質量發展記錄片《敢作善為鑄卓越,乘勢而上譜新篇》。
黨委書記張軍表示,近年來,全體北理工人砥礪奮進、勇毅向前,學校“雙一流”建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壯美圖景。2023年,學校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一系列重點工作獲突破、見神采、顯底氣,令人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在今天的北理工,“五任校長接續干”示范引領以教為先風尚,標志性國家級重大平臺項目強力支撐科技自立自強,高層次人才隊伍集聚效應彰顯,黨領導的人民軍工文化形成新時代表達,智慧化集約化現代化大學治理加快提質拓新,延安精神、軍工文化不斷發揚光大,黨的領導、各級黨組織建設更加堅強有力,學校風清氣正、團結和諧、追求卓越的宜學宜業生態得到進一步鞏固,學校各項辦學指標實現新躍升,在“雙一流”高校第一方陣穩居前列,師生協力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張軍表示,這些辦學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北理工人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是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光榮傳統、堅持守正創新的最好見證。他代表學校黨委向始終牽掛、全力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步履堅定、不輟奮斗的師生員工表示誠摯慰問,向心系母校、熱情關心支持學校的海內外校友表示衷心感謝。
張軍強調,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學校“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方案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校上下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牢牢把握一流大學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以最大努力培養具有“延安根、軍工魂、領軍人”品格的領軍領導人才,以最大擔當服務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以最大誠意加快高層次人才擴容提質、形成優勢,在發展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矛盾面前迎難而上,進一步砥礪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加快推進“雙一流”高質量建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校長龍騰表示,2023年是學校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學校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現良好開局,承上啟下實施學校“十四五”規劃,開創發展新局,全校師生員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各項事業煥發強大發展動力,“雙一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學校牢牢把握辦學正確政治方向,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各項辦學指標實現躍升,師生干事創業精氣神持續提振,服務教育強國建設能力全面提升。學校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布局,辦學發展取得新成效。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取得新突破,獲批高校承擔單體經費最大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新增選兩院院士2人,連續三年年度新增國家級人才突破百人,軟科排名世界第129位,學科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學校深化“六級聯動”,凝聚全校合力打造辦學增能新生態。開放辦學格局鞏固提質,與近30個高層次伙伴單位開展全面戰略合作,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獲評全國首個A+等級,作為國內唯一高校在聯合國數字經濟周舉辦主題論壇。“新地標”文博中心投入使用,高水平建成“黨領導的人民軍工”展館,良鄉校區開工建設面積近10萬平方米。
龍騰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老領導、老前輩艱苦創業打下的堅實基礎,離不開廣大校友一如既往的傾心支持,離不開全體師生員工只爭朝夕的辛勤付出。他代表學校向全體北理工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龍騰強調,2024年,學校要進一步錨定目標、再接再厲,乘勢而上、篤行向前,以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為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為動力、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引擎、高標準學科生態體系為抓手、高質量對外合作交流為牽引、高品質辦學資源保障為基石,形成六級聯動、有機統一的發展新格局,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偉業,為建設教育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信息與電子學院2009級本科、集成電路與電子2019級博士、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史曉剛,管理學院教師、北京市教學名師獲得者趙魯濤,自動化學院2020級學生、學校宣講團成員謝浩軒,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原管理學院分黨委書記方嘉洲教授分別作為校友、教師、學生、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共同講述“我眼中的北理工”,展現了北理工人投身國家重點領域科技事業的成果成績、服務國家需要的責任擔當和教學科研上勇攀高峰的精彩歷程。
團拜會上,師生代表紛紛獻上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展現了北理工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