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全力以赴,共筑校園“免疫長城”
——記北京理工大學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
發布日期:2021-06-03 供稿:校醫院 攝影:黨委宣傳部
編輯:吳楠 審核:劉川、劉曉俏 閱讀次數:凌晨兩點,一輛運送新冠肺炎疫苗的冷鏈運輸車抵達學校醫院冷庫,疫苗冷鏈負責人郭麗麗和畢歡立刻忙碌起來。連日來,深夜接收疫苗、高強度工作,已成為校醫院工作的日常。
2月19日以來,北京理工大學面向全校師生員工、社區居民全面開啟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校醫院聞令而動,按照“應接盡接、應快盡快,知情同意、自愿免費”的原則,不折不扣完成疫苗接種任務,切實構建起學校疫情防控的堅固屏障!
迅速部署,全流程確保“萬無一失”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前后召開十五次專題會議、起草《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方案》等文件、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開展培訓、制定工作流程……接到接種疫苗工作部署后,校醫院第一時間作出響應,主要領導全部在崗、靠前指揮,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奮戰一線,在崗員工堅守崗位、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投入到疫苗接種的各項準備工作當中。
“接到任務之后,我全天24小時手機不離手,隨時隨地可能會收到重要通知或工作信息。”一位正在組織接種工作的校醫院醫生說道。校醫院建立了日報告制度,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報告冷鏈區準備、接種場地情況等信息,保證信息暢達、透明、公開。
“一苗一碼,這箱新冠肺炎疫苗的標簽在這里,要一箱箱掃碼登記信息,確保實現信息可溯源,然后才能入庫。”畢歡指著疫苗外箱上的標簽介紹,“新冠肺炎疫苗的管理具有嚴格的流程,我們對環境溫度、安保措施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疫苗的保管實行“雙人雙鎖”制度,實施24小時視頻監控和保安員“雙值守”模式,確保疫苗儲存安全。“新冠肺炎疫苗對溫度極為敏感,我們要對每一個冰箱進行實時溫度監測,全流程保障疫苗接種安全。”郭麗麗說。
嚴謹有序,為師生構筑健康“長城”
“同學,吃早飯了嗎?不要空腹打疫苗!”在健康詢問區,校醫院的醫護人員對接種者進行一一詢問、核查身體狀況,確認有無接種禁忌。在登記區,醫務人員將接種者身份信息錄入計免系統,安排接種者分批進入接種區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在留觀區,接種者要留觀30分鐘,無不適癥狀便可離開。疫苗接種地點設置在體育館內,場地按流程順序劃分為若干功能區,保證接種流程全過程單向不交叉。
“我們按要求,嚴格執行疫苗接種的禁忌癥篩查,建立現場會商制度,合理把握接種適應癥和禁忌癥。建立了不良反應跟蹤制度,對出現不良反應的接種者進行追蹤調查直至康復。”保健科醫生李玉賢負責疫苗接種的組織協調和疫苗接種適應癥及禁忌癥的培訓。她經常加班至深夜,反復推敲現場流程。本就腰不好的她,每日帶著鋼板護腰在場館內行走接近2萬步。“保護師生健康是我的職責。”李玉賢說。
“一人一碼一苗,疫苗全程可追溯。看似簡單的疫苗注射,卻需要多個環節才能完成。每個環節必須嚴格規范,容不得半點馬虎。為了讓接種者減少等待時間,我們就得少喝水,減少上廁所次數。”疫苗接種區負責人、校醫院護理部醫生董淑華笑著說。
“這里全程都有醫生引導,告知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醫生們都很負責,這下心里更踏實了!”管理與經濟學院學生倪興興完成了疫苗接種后說,“學校適時開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給同學們提供了強有力的健康保障,我們有責任配合接種,和學校一起共筑‘免疫長城’”。
戮力同心,多部門攜手合力攻堅
前期準備充分,重要物資準時到位,短時間內完成疫苗接種的宣傳動員、情況摸底、場地準備與布置、秩序維護、現場接種等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標準的工作,保證了學校一次性通過海淀疾控和監督所對場地布置的驗收。而接種任務順利實施的背后,是學校各有關職能部門勠力同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在兩天時間內就完成了第一批接種點現場標識的準備,快速購買了500張供師生休息的椅子。”后勤服務公司在協助校醫院開展場地布置工作的同時,還開展了物資準備、應急預案、人員安排、人員培訓等準備工作。“對接種點的消毒,我們嚴格按照流程,責任到人,確保消毒到位、環境安全。”后勤服務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
除了保衛部,網絡信息技術中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為接種點現場的監控系統和登記系統提供了暢通無阻的網絡支持,在接種場地搭建的同時,及時安裝了監控系統。
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學校于2月19日和3月12日完成了教職工第一批的兩針接種;3月23日至4月23日完成了中關村校區師生員工及社區居民第二批的兩針接種;4月2日、4月30日完成教職工第三批的兩針接種。截止目前,總計完成了約24000劑次接種任務,全力守護師生健康!
校醫院黨支部將此次疫苗接種工作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一次重要實踐,教育動員全體黨員和群眾,把黨史學習與業務工作、“十四五”謀篇布局及“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有機結合,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全力做好學校衛生健康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