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夢起航”系列活動第十四期之“生物高效轉化”講座舉行
發布日期:2013-12-18 供稿:“生命之家”社團 唐泉 俞潔 攝影:生命學院 劉惠康
編輯:歐先國 閱讀次數:
為了促進大一大二學生對科研過程進一步的了解,拓寬大家的專業視野,增強專業技能,并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2013年12月15日晚六點半,“生命之家”社團在良鄉校區理科教學樓204舉辦了生命夢起航系列活動第十四期講座。本期活動邀請到了生命學院生物工程系主任李春教授作為主講人。

講座伊始,同學們為李春教授的到來報以熱烈的掌聲。首先,李春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張《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參加iGEM獲得金獎的合影》,以此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爭取在科研上有所突破,達到甚至超過前輩們取得的的成就。

隨后,李春教授向大家說明極端微生物資源與特性,以新疆某些極端環境微生物為切入點,介紹了極端微生物的主要類型以及它們各自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是挖掘新基因非常好的渠道。同學們聽得十分認真,紛紛邊聽邊詳細地做好筆記。關于如何應用這些資源來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李教授從三個層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是基于酶層面的催化轉化。其中包含磷脂酶實現植物油高效脫膠、甘油脫水酶實現甘油快速轉化及葡糖醛酸苷酶實現甘草酸定向生物轉化。其二,是基于細胞層面上的代謝轉化。其中包括基因元件的挖掘與表征、耐熱底盤宿主、酵母細胞內合成木糖醇的途徑構建與優化及甘草酸前體的生物合成。其三,是基于種群層面上的協同轉化。在講解這三個方面時,李教授詳略得當,語言幽默風趣,使原本嚴肅端正的學術性講座氣氛活躍了許多。

接著李春教授介紹了自己的求學科研經歷,并鼓勵同學們不要滿足于現有的成績,應該積極參與各種科研活動,并對同學們今后的人生表達誠摯的祝愿,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隨后,兩位2011級的本科生同現場同學一起分享了大學參與科研的經歷與目前科研興趣團隊的開展情況,希望更多的有志于生物研究的同學們能夠積極加入到他們當中,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講座在大家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完滿結束。本期活動反響強烈,獲得了同學們的共鳴,并激起了同學們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生命之家”學習發展社團將繼續通過“朋輩支持”的運行模式,努力為良鄉校區的同學們精誠服務,把握“生命”航向,實現“生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