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夢起航系列活動第十二期之“新夢想,新思路”iGEM表演賽在良鄉校區舉行
發布日期:2013-12-16 供稿:生命學院 馬承位 攝影:馬承位
編輯:歐先國 閱讀次數:
為了營造良好的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氛圍,培養低年級同學的科研興趣,北京理工大學iGEM兩支代表隊受邀于2013年12月8日上午,在北理工良鄉校區綜教報告廳進行iGEM表演賽。出席此次大賽的有生命學院院長鄧玉林,副書記、副院長周連景,現代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慶宏、空間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馬宏、生命學院團委書記王一飛、生物工程系主任科研助理賈海洋同學。會議由生命學院本科生輔導員歐先國主持。


iGEM全稱為國際遺傳工程的機器設計大賽,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大學生科技賽事。2013年10月4日至6日,國際遺傳工程的機器設計競賽(iGEM)亞洲區決賽在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學術科技園舉行。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兩支主要由生命學院學生組成的BIT、BIT-China代表隊參加了本次亞洲區決賽,兩支隊伍通過長達6個月的不懈努力和充分準備,均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績,為本次參賽打下基礎 ,并最終取得兩枚金獎的驕人成績,成功晉級iGEM-2013世界錦標賽總決賽,并在總決賽中亦取得不錯的成績,獲得一致好評。
此次模擬賽事旨在加強低年級學生對iGEM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科研賽事的熱情。兩支隊伍將分別進行了25分鐘的模擬競賽表演,其中10分鐘英文講述、15分鐘中文講述。

表演賽正式開始,首先由BIT隊進行比賽。該隊通過基本構建一套完整的生物檢測系統,配合隊員設計的小型化手持式熒光酶標儀,第一次嘗試實現了將抗生素檢測帶出實驗室的創舉,為微生物抗藥性問題的解決作出貢獻。
接下來上場的是BIT-China隊,他們通過設計自主耐熱和數量調控基因線路及與底盤宿主的適配性研究拓寬了工程菌的最適溫度范圍,可智能地調節發酵產熱,從而大大降低了微生物反應過程中的水電成本,達到了節能降耗和二氧化碳減排的效果,為綠色地球貢獻力量。

在問答環節,現場的同學們踴躍發言,積極參加討論,紛紛針對參加此項大賽需要做何準備、如何安排時間以及具體的參賽細節提出疑問,參賽隊員耐心地一一做出詳細解答,現場的氣氛十分活躍。

兩支隊伍的指導老師分別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和指導經歷向現場的同學們分析了自己的收獲,均表示通過此項國際大賽讓同學們的組織合作、統籌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每個同學都收獲很大,并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同學們能夠有機會參與到此項活動。
隨后,副書記、副院長周連景結合學院多年的課外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發表講話。首先他對參加iGEM的隊員們在國際上取得的如此優異的成果表示祝賀,并簡要介紹了在兩校區辦學模式下,生命學院利用“朋輩支持”體系,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課外科技創新的工作情況。最后周老師鼓勵在良鄉就學的低年級同學們能夠向iGEM隊員們看齊,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充分利用學校創建的科研平臺,培養自己的科研興趣,盡快實現自身學科能力的升華。

隨后,生命學院院長鄧玉林教授系統的總結了學院關于開展iGEM參賽工作的相關事宜,同時對兩支隊伍的同學們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表示祝賀,并鼓勵歡迎更多的學生積極參加此類科技競賽,將這種積極參與、勇于創新的精神一直延續下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最后活動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不過仍然有很多學生圍繞在隊員老師身邊,詢問隊伍組建、項目分工、海外參賽經歷等問題,他們都耐心的給予了一一回答。此時此景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組隊時,隊員們以同樣稚嫩的臉龐詢問著我們的組隊老師們類似的問題。一年的光陰,一年的努力,這就是夢想的延續,這就是夢想的實現!愿未來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理工人在國際大賽上能夠愈走愈遠,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