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先鋒入圍人物專訪】劉戰雄——把握現在,追求卓越
發布日期:2012-12-10 閱讀次數:

他從中北大學一路拼搏而來,成為北理工化學學院的一名研究生。他與我交談時,語速不緊不慢,顯得沉穩又不失熱情。他活在當下,他不懈追求,他一步一步接近夢想。
砥礪前行
劉戰雄的本科就讀于中北大學,他也曾有過這樣的迷茫:“像我這樣家里沒有錢,沒有背景,又沒有在名校讀大學的學生,未來在哪里?”但是,他也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未來在自己手中,只要你肯努力,求上進,無論在哪里,都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于是,帶著這樣的篤定,他奮然前行。他告訴自己:少些抱怨,多做努力;少些計較,多做實事兒。他的大學就這樣踐行著對自己的諾言。四年的不懈努力,使他多次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學校的獎學金;優秀的學生工作讓他評上了校優秀學生干部,并且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當問到大學生活對他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時,他說:“一邊學習,一邊打工,是對我最大的挑戰。”但我們也欣慰的看到,即使面對著這樣的挑戰,他依然把自己的大學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如他所說,“過好當下,才有機會去追求更遠的夢想。”
“草木不經風霜則生意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這是他喜歡的一句話,我想,這句話也是在指引他前行的步伐。
榜樣的力量
他說,“他的榜樣有三個人:一個是中北大學的“老校長”——張文棟校長,現在是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剛上大學,是他告訴我,其實,他大學的時候和大家一樣,家里窮,也沒有在名校,但他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只要你不停下奮斗的步伐,總有一天,你會抵達夢想的方向。一個是中國槍王——朵英賢院士,他原來是中北大學前身——太原機械學院的老師。朵老年少時家貧,上大學的時候也比較清苦;文革的時候被下放,挨批斗,但是在共青講堂上朵老師回憶起自己清貧的學生歲月和那段被批斗的歷史,心情平靜,甚至還感謝那些磨難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困難來了,我沒有倒下,我都是迎著上!人還是多遇著些問題好,磨礪磨礪嘛,人就成熟了。’還有一個是我的老鄉,一個為了功夫夢而八歲入少林,為電影夢16歲飄北京的普通邢臺農村孩子——王寶強。我很贊同他在士兵突擊里說的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所以,在這些榜樣的激勵下,他除了學業上出類拔萃之外,大學期間曾先后10多次參加環保、支教、植樹等志愿活動,也經常參加課外活動,如春之聲合唱比賽。在研究生期間,一直在學生會工作,而且還擔任了學院化學創新實踐協會的負責人之一。由此,我們能夠看到他是帶著社會責任感在一路前行的。
后記
他說:“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未來也許充滿不確定,這就需要我們沉下心來,腳踏實地的過好今天,把握住自己,理想的未來便會一步步靠近。”他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要求自己。相信能夠把握住現在的他,也一定能夠成就卓越的自己,抵達夢想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