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金志揚率學生軍征戰乙級 大學生球員為中國足球換氣
發布日期:2006-04-29 閱讀次數:
來源:新浪體育 2006年04月28日 摘編:段 煉
新浪體育訊 2006年4月28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在北京理工國際交流中心召開征戰今年全國乙級聯賽的新聞發布會。據悉,北京理工大學足球俱樂部將參加2006年5月開始的全國足球職業乙級聯賽。球隊主場設在北京理工大學,小組賽中客場比賽將分別出征新疆、山東等9個城市。
球隊實力不俗
在發布會上楊賓副校長介紹,北京理工大學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主要源于球隊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在過去的五年中這支球隊曾經連續三屆獲得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比賽冠軍。隨后,于2003年6月開始聘請了前國家隊教練金志揚擔任球隊主教練,并且在2003年和2005年兩次組隊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目前,隊中仍有兩名隊員在中甲球隊效力。基于這些原因,同時獲得教育部、中國足協的批準后才得以成行。
學訓矛盾處理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是天職,在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時兩者必然產生碰撞。針對這一問題楊賓副校長介紹,學校在這一問題上采取了科學的管理方式。首先這些球員都是參加國家統一高考根據相應政策擇優錄取的,因此在文化課上是有一定基礎的。來到大學以后,學校為這些球員安排上午文化課,下午訓練的政策。同時,晚間安排晚自習,在外出比賽歸來后學校還特意安排老師為他們補課,可以說,別的學生所學的文化課這些隊員必須學,而且考試還要和其他學生一樣嚴格通過。在學制方面,這些隊員要經過一年預科也就是在五年的時間里通過本科的學習取得學位。目前隊中就有五名正在攻讀碩士的研究生。
大學生球員的優勢
目前是球隊主教練的金志揚談到這些弟子時贊賞有佳,他認為這些隊員最大的優勢就是用頭腦踢球,在場上能夠充分理解教練的用途,這一點是現在中國足球所極為欠缺的。現在中國足球環境不太理想,每年上榜的隊員絕大多數人都將面臨下崗命運,而欠缺的文化使他們在今后的道路上難以生存。而大學生隊員在這個方面則有獨特的優勢,他們的出現將給中國足球發展帶來新的思路。
兩種模式的碰撞
目前,中國大學生足球的發展存在兩種模式,一種就像北京理工大學一樣作為一個整體從未脫離教育的從中學一直到大學,另一種就是職業隊的預備隊隊員被放在大學當中接受文化課并且代表學校比賽。在面對這兩種模式,教育部大體協副秘書長張雁軍表示兩種模式的存在都很合理,大體協對這兩種模式都持歡迎態度。
球隊經費緊張
一支乙級球隊征戰全年的比賽至少也要300萬以上的經費做保證,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楊賓介紹,由于球隊的成績有目共睹,因此吸引了少許的贊助,球隊每年可以從浪潮集團得到100萬的贊助經費,但是,這遠遠不夠,由于這些隊員是學生,所以學校沒有給他們定工資,只是根據比賽成績減免一些學費和解決吃住問題。這些才確保今年能夠征戰今年的比賽。
隊員文化氣息濃
在談到學校今年征戰乙級聯賽時,隊長姚遠表示:“我們作為學生還是以學習為主,明年研究生畢業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標,但是踢球也是自己的夢想,有這個機會很想與職業隊比試比試。雖然沒有工資但是不會影響自己的心態,球隊前些日子全體剛過了yoyo體測這讓我們信心十足。”
據了解,從5月起,北京理工大學足球俱樂部將參加16場比賽。其中主場8場,在北京理工大學校內舉行;客場8場,將分別在新疆烏魯木齊、黑龍江哈爾濱、遼寧沈陽、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山東青島和濰坊等地舉行。據悉,學校為了更好地配合球隊的比賽,成立了“北京理工大學球迷俱樂部”。
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成立于2000年,球員全部由該校在校學生組成,通過高考進入學校。在近5年內,球隊曾3次蟬聯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冠軍,并代表中國參加了2003年在韓國、2005年在土耳其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曾獲得第七名。
據悉,這支學生軍出征中國職業聯賽引起了教育部以及中國足協的高度重視,這支隊伍還肩負著改變中國足球成分,提高中國足球整體素質的艱巨任務。(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