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設計與藝術學院“筑夢騰飛·藝生相隨”德育主題畢業晚會圓滿落幕
發布日期:2018-06-19 供稿:設計與藝術學院 任禮、劉文翰 攝影:鐘智楠、鄧亞東等
編輯:歐陽哲 審核:孫飛 閱讀次數:四載勵志求學,一朝展翅鯤鵬。6月17日,恰逢父親節和端午節,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筑夢騰飛·藝生相隨”德育主題畢業晚會在中關村校區7號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包麗穎,學生工作部、校團委、設計與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學院畢業生班主任及教師、輔導員以及來自各個年級的同學參加了本場晚會,一起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
晚會以“筑夢騰飛·藝生相隨”為主題,共分為“青春·愛國”“夢想·勵志”“多彩·求真”“騰飛·力行”四個篇章,融合了詩朗誦、音樂劇、歌曲聯唱、合唱、舞蹈、相聲、樂器演奏等多種藝術形式,精彩紛呈,高潮不斷。
設計與藝術學院副院長王東聲致辭,他與同學們分享了蘇東坡“論道當嚴,取人當恕”這句話,希望同學們能夠找到更高級的快樂,并鼓勵畢業生要做好規劃,做到“高質量,高效率,高素養”,通過對自己三“高”要求,來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第一篇章,2018屆畢業生帶來的詩朗誦《感謝·青春》字句間滿懷感激,訴說著對青春的追憶和對母校的熱愛;《紅軍鞋》節目重溫了三年前一二·九合唱比賽中激情時刻,曲終時畢業生共同許下了“我們不忘初心,與母校同行”的誓言。音樂劇《夢想路上》貫穿第二篇章,該劇由雪雕隊的真實故事改編,將觀眾們帶到了冰城哈爾濱,講述了雪雕隊的艱辛的歷程和成功的喜悅。第三篇章,相聲《我的大學生活》、三句半《設計學院那些事兒》同樣精彩,既有語言的幽默,也有大學生活的真實寫照;畢業生歌曲串燒唱出了真摯的內心,以及每人之間的愛與情誼。舞蹈《京韻春曉》中,每一位舞者跳躍舞動,栩栩如生,將女子的柔美與男子的陽剛表現得惟妙惟肖。
第四篇章中,校合唱團帶來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讓我們又憶起曾經的迷茫與惆悵,臨別的不舍與感傷;“時代新人說”節目中,兩位徐特立獎學金獲得者郭萌睿、黎書,以及雪雕隊隊長劉冬分別講述了他們勵志故事,鼓勵在場同學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隨后,大屏幕播放了部分學生父親的視頻寄語,給同學們帶來了驚喜。同時,兩位神秘嘉賓——劉冬和黎書兩位同學的父親“驚現”晚會現場,與孩子共同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父親節。
在晚會尾聲,畢業生英語老師栗欣用小提琴演奏了《匆匆那年》《說散就散》,婉轉悠揚,引爆全場。
學院四位輔導員歐陽哲、辛巖、陳麗健、李澤航的一首《父親》真誠溫馨,以動人之聲表達了對父親的深沉感激。
此外,晚會現場還發布了由2017級視覺傳達系碩士研究生王鳳琦創作的設計學院吉祥物——“設計獅”。吉祥物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學院的院徽。整體設計融入了“方圓”的概念。方,是規矩,是做人之本;圓,是圓融,是處世之道。公獅子方正的頭部,代表獨具匠心的設計;母獅子采用了圓形頭部設計,代表了唯美精妙的藝術。一方一圓的形象,是規矩與包容的結合,也是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嚴謹開放治學理念的詮釋。同時,學院結合吉祥物形象制作了文化衫、手提包等校園文創產品,贈送給了現場師生。
“愛國情懷擔復興大任,青春無悔做時代新人”,四年之前,我們懷揣著夢想與期待步入校園;四年之后,我們依然在追夢路上砥礪前行。只愿此間少年不負所望,有朝一日當成為“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