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知藝·時代新人”北理工第十五屆藝術節精彩紛呈
發布日期:2018-05-29 供稿:校團委 攝影:校團委
編輯:紀惠文 審核:肖雄 閱讀次數:5月27日晚,第六屆北湖音樂節在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風景如畫的北湖畔震撼上演。在“新青年·新態度”和“無殼世界”兩大舞臺上,來自鄉琴協會、悅音社、獨立音協三大音樂社團的8支校園樂隊和“指人兒”“黑薄荷”等4支校外知名樂隊發出青春吶喊,彰顯青年態度,帶領現場的3000余名師生和觀看直播的上萬名觀眾度過了難忘的搖滾之夜。經過6年的快速發展,北京理工大學北湖音樂節以其精益求精的專業性和創新包容的影響力,贏得了高校師生和樂隊樂迷的廣泛贊譽,向著“北京高校最好的音樂節”目標不斷前進。
北湖音樂節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屆藝術節活動進入收尾階段。本屆藝術節以“明德知藝·時代新人”為主題,突出校園文體活動的政治性、先進性與群眾性,共舉辦文藝演出、講座、展覽50余場,參演師生1300余人,累計觀眾超過2萬人次。
5月18日,“春之聲”交響合唱音樂會在中關村校區文化藝術劇場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包麗穎與400名師生校友一同觀看演出。北京理工大學學生交響樂團、合唱團演繹了《紅旗頌》交響曲、《白毛女》組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清唱劇選曲、《卡門》歌劇選曲等經典作品。“春之聲”交響合唱音樂會始于1998年,20年來向上萬名高校師生和社會觀眾傳播了高雅藝術魅力。
5月18日至20日,良鄉校區徐特立圖書館音樂廳好戲連臺,第六屆西方流行音樂鑒賞專場音樂會、“鍵入佳境”鋼琴協奏與獨奏音樂會接續上演。鋼琴音樂會上,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鍵盤樂團為師生呈現了《黃河》協奏曲、《馬刀舞曲》《加洛普》等中外名家經典。100余名喜愛西方流行音樂的同學們登上專業舞臺,展示藝術教育學習成果。在5月17日的手風琴專場音樂會上,來自“手風琴入門”課程的零基礎同學們,短短一個學期內排練了多首曲目登臺演出,為現場觀眾帶來驚喜。
藝術節期間,學校舉辦了多場傳統文化演出。5月15日,“雅集·聽濤客”在中關村校區七號樓報告廳舉辦,來自“琴道與美學”“空間美學與花道”選修課的同學們用琴棋書畫,為現場觀眾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5月13日,“良宵引”民族音樂會在良鄉校區徐特立圖書館音樂廳舉辦,龍藝社的同學們用二胡、長笛、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演繹《北京一夜》《神話》等流行音樂作品,古典與現代融合的演出形式贏得了師生好評。5月14日至27日,“筆尖輝煌四十載”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書法大賽的76幅優秀作品在在良鄉校區徐特立圖書館藝術館展覽,同學們將對改革開放的感悟與贊美融于筆尖、書于紙上,增強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與自豪。
5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學首屆戲劇節在良鄉校區開幕。開幕晚會上,學生話劇團、太陽劇社、紅幕布音樂劇社表演了《從延安走來(節選)》《放下你的鞭子》《群猴》等紅色短劇。在為期半個月的優秀劇目展演中,學校三大戲劇社在兩校區表演《變身怪醫》《邊城浪子》《閣樓》等5部年度大戲。
藝術普及是提高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本學期,學校舉辦北理工“百家大講堂”文化藝術專場講座31場,作家梁曉聲、紀連海、戲劇家羅懷臻、趙偉明、音樂家孟玲、趙承偉、梁聆聆、書畫家唐建、韓學中、張銅彥、媒體人白燕升、史航等藝術家與3000余名學生近距離接觸,分享文化感悟,傳遞藝術魅力,實現了高水平文化藝術講座與廣覆蓋校園文體活動有機結合。
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屆藝術節以弘揚優秀文化為藝術教育核心,以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為特色,將“時代新人”標準融入文藝創作,排演了一批展現新時代新青年新氣象的文化藝術作品,引導青年學生向“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成長目標邁進,為營造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主流價值的校園文化氛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