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情,航天夢”——“中國航天日”北京理工大學開放日活動
發布日期:2016-04-28 供稿:科研院 關慶玲 編輯:科學技術研究院 謝非 閱讀次數: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飛向太空,實現了泱泱中華對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擊。46年后,經國務院批準,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紀念日當天,北京理工大學舉辦系列開放活動,向公眾宣傳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傳承和弘揚航天精神,使大眾了解航天技術的前沿,點燃學子們的航天夢!
上午9點,北京實驗學校的師生來到了北京理工大學,開始了 “中國航天日”系列參觀、體驗活動。
師生們首先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在自動化學院石永生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慣性器件與系統測試實驗室。慣性制導技術是利用慣性原理控制和導引運載火箭飛向目標的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石永生老師詳細地給同學們講解了慣性制導技術的原理,介紹了各種實驗器材的功能,其中包括大型的陀螺儀、轉臺等專用設備。通過演示設備,深入淺出地回答同學們的問題,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而后,師生們來到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了解太赫茲成像原理并動手參與實驗,演示相關成像技術。呂昕老師團隊首先在會議室給同學們科普了太赫茲技術的基本原理及相關應用,就平面成像與立體成像等技術實現與同學們展開了深入探討。隨后,師生們來到了實驗室中,在實驗室老師們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實驗、觀察太赫茲成像的各種原理,體會了太赫茲成像技術的魅力。
通過開放日活動,學生們的航天夢有了更具體的目標。正如活動結束后一個學生說的:“我看見火箭現在會想到它使用慣性制導技術來找到方向的,我能想到那個陀螺儀。”
“北理情,航天夢”,開放日的活動給孩子們的夢想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愿助力每個學子的航天夢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