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校慶】畫說北理工,訴說北理情
發布日期:2015-09-15 供稿:宣傳部 辛嘉洋 校記者團 許婧榆 編輯:新聞中心 辛嘉洋 閱讀次數:
【編者按】七十五年砥礪前行,風雨兼程;七十五年薪火相傳,桃李芬芳。七十五年硝煙烽火未能阻擋您前進的腳步;七十五年輝煌歲月未曾停止您鼎新的激情。延安根、軍工魂,您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北理工人追求真理的夢想;北理夢、中國夢,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紅色國防的棟梁。2015年9月迎來了您75周年華誕,萬千學子值此之際,以自己的方式為您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北理工黨委宣傳部攜手設計與藝術學院共同舉辦“畫說北理”手繪大賽,現選編部分獲獎作品,與師生校友共享,祝福母校生日快樂!
您,從延安走來,為抗戰救國而誕生、為振興中華而成長。七十五年的輝煌歷程帶給全體北理工人自豪與榮耀,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輾轉辦學的氣魄與艱辛,更不會忘記您血液中流淌著的“延安根、軍工魂”。
時光瞬息,風云斗轉,不變的是您紅色的靈魂,更是您“北京理工大學”鏗鏘的字眼,七十五年歲月征程,您時刻秉承延安精神,開拓前行!
橫跨長空的七彩云霞,吟唱七十五年的崢嶸歲月。一代又一代北理工人以孜孜不倦、潛心治學的精神品格,崇德尚行、學術報國的實際行動講述了“德以明理,學以精工”在師生心中的銘刻。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是您樸實的風骨,它指引我們竭盡全力書寫出北理工任重致遠、進取務實、銳意鼎新的精神品格。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是老院長對萬千學子的深深教誨。莊嚴的徐特立圖書館內,記刻著每一個伏案的背影,收藏著每一簇思維碰濺的火花。
靜謐又神秘的圖書館里,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們在此發奮圖強,用知識武裝頭腦,用辭藻充實內心,雕刻時光,筑夢前行。
培養具有“高遠的理想,精深的學術,強健的體魄,恬美的心境”的新一代北理工人是您堅定的目標與追求。學子們,讓我們一起奔跑吧,以矯健的步伐向終點進發。
優美的校園是我們留戀的風景,是我們成長的象牙塔,更是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家。
北理工的春,鳥語花香。蓬勃的生機在校園中孕育,正如青春煥發的我們,洋溢著無盡的朝氣與希望。
北理工的夏,驕陽似火。濃烈的陽光正如我們奮斗的熱情,操場邊的“白楊大道”灑下片片蔭涼,像母親的手,為我們拂去燥熱,揮去不安。
北理工的秋,一叢金黃。筆直的銀杏樹如同排排哨兵,守衛著母校芳華。騎車穿過金色的銀杏大道,與柔和的秋風打個照面,靜靜分享收獲的喜悅。
北理工的冬,傲雪凌霜。正如您嚴謹的學風,莊嚴的魂魄,如同您不畏嚴冬、不懼風雪、矢志軍工、玉汝于成的卓越追求。
熟悉的夜,熟悉的景,熟悉的中關村校區,亮起的霓虹提醒我們一天的結束,也象征著新的開始。縱使黎明與黑夜,不變的是心中的那份憧憬,那份燦爛的北理情。
灰黑的墻壁高聳入云,張開的臂膀帶領我們前進。佇立于校園中央的中心教學樓,是莘莘學子追尋夢想的引航燈塔,不斷指引我們前行。
寬闊的湖面如同您寬廣的胸懷,海納百川地接受來自五湖四海、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莘莘學子。點點漣漪是我們任性的自我,夕陽下,在您的懷抱中,感受未知,品讀文化。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良鄉靜園,是學子們志存高遠、靜心修身、勤學明德、以致成才的溫暖港灣。
前行的路上,我們不曾回望,然而,這一路卻有那么多默默付出、耕耘不輟的老師給我們指引,伴我們前行,成長路上,有你,有我,有他。
清晨,藤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還記得北湖畔那自由的黑天鵝嗎?多少次它們“被迫”分擔我們的疑惑,傾聽我們的迷茫,分享我們的快樂??v使今日我們仍是萬花叢中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鴨,相信在北理工的培育下,終有一日會成為一只羽翼豐滿的美麗天鵝!
?。ū疚膱D片資料為版權作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