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圓滿結束
發布日期:2015-06-12 供稿:人文學院新聞中心 學生會 攝影:人文學院新聞中心 學生會
編輯:人文學院 于滿 閱讀次數: 為積極推進學校綜合素質人才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要求,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提高北理學子學習傳統人文知識的興趣,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于4月到5月之間在兩校區順利舉行,并于5月29日晚在良鄉校區綜教演藝廳順利完成決賽比賽。至此,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完美收官。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由北京理工大學教務處、共青團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聯合主辦,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承辦,競賽以“觀乎人文 化成天下”為主題,整個比賽包括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共有850余人報名參加初賽,25支隊伍參加復賽,6支隊伍參加決賽。
4月1日中午,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外場宣傳活動在良鄉校區舉辦。4月11日晚6時30分,初賽在中關村校區和良鄉校區共十個考場同時進行。初賽試卷包括文、史、哲、藝四個方面的知識及現場寫作,分別考察中外文學、史學、哲學、藝術方面的知識和寫作才能。各位參賽選手認真作答,一絲不茍;工作人員也嚴謹負責,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初賽結束之后,評選出單科優勝獎,同時以學院為單位選拔出優秀同學組成代表隊參加復賽及決賽。
4月26日,人文知識競賽復賽在兩校區同時開展,共有信息一部、信息學院、設計學院等25支代表隊進入復賽。復賽過程中,各支代表隊以團隊形式共同答題,同學們根據自己特長分工進行,不時地討論與交流,比賽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的熱情高漲。最后經過緊張的答題與閱卷,機電學院、管理學院、物理學院等六支代表隊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決賽。
5月29日晚18時30分,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決賽在良鄉校區綜教演藝廳成功舉辦。參加決賽的共有六支代表隊,分別來自外國語學院、物理學院、人文學院、機械學部、管理學院和機電學院。
決賽有幸邀請到教務處副處長楊剛老師,學工處副處長許欣老師,校團委副書記茍曼莉老師,人文學院中文系教師姜楠老師,太陽劇社社長潘宇杰同學,校話劇團溫琪同學作為比賽評委;同時邀請到人文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徐貴寶老師,數學學院團委書記董學敏老師作為比賽嘉賓;此外,還邀請機電學院團委書記章濤老師、機械學部副主任張磊老師、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周芳集老師、團委副書記韓欣欣老師、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劉芳冰老師作為各代表隊指導老師出席比賽。
決賽以一曲悠揚婉轉、人文氣息濃郁的《子衿》開場。在決賽第一環節——唐詩宋詞環節,各代表隊憑借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迅速作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接下來的第二環節——知識問答環節,各代表隊以一對一對陣的方式進行作答。各隊劍拔弩張,針尖不讓麥芒,現場彌漫著熱烈緊張的氣氛。
接下來是決賽最精彩的第三環節——人文演繹環節。該環節以“思想家-文學家與他們的時代”為主題,各代表隊分別選擇不同的人物進行表演展示。無論是外國語學院代表隊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管理學院代表隊的“蘇軾及他的時代”,機電學院的“君子之爭”,還是人文學院的“烏臺錯”,機械學部的“韓愈諫迎佛骨”,以及物理學院的“胡適,胡適”,都以新穎的角度、獨特的見解與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比賽環節結束后,姜楠老師對人文演繹環節各組的表現進行了簡短的點評,隨后主持人宣布各組得分。由于外國語學院代表隊與機械學部代表隊比分相同,比賽進入第四環節——終極PK環節。最終,機電學院代表隊獲得一等獎,人文學院代表隊、機械學部代表隊獲得二等獎,外國語學院代表隊、管理學院代表隊及物理學院代表隊獲得三等獎。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知識競賽的成功舉辦,為熱愛人文知識的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提高我校學生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覺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起了促進作用。綜合競賽表現,我校將在參加比賽的同學中選拔表現優秀的同學組隊參加2015年北京市人文知識競賽,最后,預祝我校在2015年北京市人文知識競賽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附: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介紹
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是北京市教委主辦的面向全市大學生的人文競賽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大學的文化品位,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覺與創新精神。競賽重在考察參賽者的人文基礎知識、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市級比賽中,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在2010年競賽中獲得三等獎,在2011年競賽中獲得二等獎,在2013年競賽中獲得三等獎,在2014年競賽中獲得兩個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