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四信——緬懷先烈鑄信仰
發布日期:2015-04-09 供稿:校共學會 編輯:校團委 紀惠文 審核: 閱讀次數: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響應團中央的“四進四信”進社團、進網絡活動的號召,同時針對正在開展的“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活動。2015年4月4日,國家增設烈士紀念日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前夕,北京理工大學校共產主義實踐總會會員及華電大學代表,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位于香山腳下的李大釗同志墓前,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開展“四進四信——緬懷先烈鑄信仰”的主題活動。
祭李大釗文
維公元兩千一十五年四月四日,乙未暮春,節序清明,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北京理工大學共產主義學習實踐總會,信息學院共學會,人文學院共學會,理材學部共學會,機械學部共學會及華電大學成員代表,謹代表全體在校學生,緬先烈之靈冢,托今世之哀思。以鮮花之儀,致祭于中華民族之英雄,革命先驅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先驅, 中華之基,生于樂亭,少小聰穎,胸懷遠大,苦學勤奮,遠赴東洋,求知求真,增強學識,心系人民,肩擔道義,妙手著文,宣揚馬列,播撒火種,革命先驅,力轉乾坤,振臂高呼,喚醒民眾,立黨為公,為民請命,嘔心瀝血,革固鼎新,軍閥仇視,突遭刑訊,嚴守黨密,備受酷刑,大義凜然,不屈堅貞,慘遭殺害,精神永存,時代先鋒,民族英雄,繼往開來,激勵后人,已醒雄獅,聲穿邃古,屹立東方,共圓國夢。實鑒臨之,皇天后土,尚饗!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在傷永逝、憶深情的清明節,人們追憶著為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哲人其萎,泥土遺芳。清明時節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松柏蒼翠,肅穆莊嚴。李大釗烈士陵園就坐落在一處占地2200平方米的庭院里。黑色花崗石紀念碑上,鐫刻著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碑文:“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烈士永垂不朽?!?br> 同學們懷著景仰的心情參觀了陵園里的李大釗紀念館,通過文字、圖片,場景復原及影視資料,重溫李大釗同志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的光榮一生——十月革命,磅礴風雷?!冻跨姟穲髸?,傳播馬列。歡呼庶民之勝利,預言人類之未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五四”怒潮,洶涌澎湃,拍天雪浪,蕩滌塵埃。革命若巖漿奔突行地,理論如曜電掃除陰霾。為引為領,開創時代。一個共產主義者倒下了,千萬個后繼者奮起,光照神州。隨后,同學們一個個的仔細瞻仰了知名人士題寫的石刻題詞。
全體同學在小亭里圍坐一圈,結合自身之前準備及參觀之后的感悟,就本次“四進四信——緬懷先烈鑄信仰”活動進行了討論與交流。首先,大家針對四進中的進社團積極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作為北京理工大學校級學生理論組織,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將團中央的政策、工作方向,以及當前時代主題傳播出去,發出自己的聲音,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同時,我們也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舉辦一系列的社會觀察沙龍、讀書研討會,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進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信賴。
參觀完畢后,在李大釗烈士墓碑前,理工學子們整齊列隊,莊嚴肅立。由理論學習部的徐博宣讀了他撰寫的《祭李大釗文》,大家向李大釗烈士深情三鞠躬,并向李大釗烈士墓敬獻了鮮花,寄托對烈士的哀思。同學們在烈士墓前訴說心聲:偉大的共產主義英雄烈士李大釗同志,你為革命埋下了一顆勝利的種子,丹心鐵骨,將滿腔熱血一路拋灑;你是一座最剛強的巨塔,寒峭凜冽,卻孕育了春天的遍地開花;你是蒼穹之巔的雷霆,橫掃荊棘,譴責靈魂的泯滅;你是黑暗之淵的盤古,屹立天地,開辟解放事業的不朽神話!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睘榱隧憫獔F中央的“三走”活動,同時為了加強同學們間的交流和友誼,參觀完李大釗烈士陵園后,我們來到了植物園。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拓寬了大家的眼界以及對美的感知,至此活動圓滿結束了。
本次“四進四信——緬懷先烈鑄信仰”的主題活動積極響應了團中央的進社團的號召。前人肇始,后繼不衰。清明灑淚祭先烈,德澤猶在當追思。放在心里,是最深刻的銘記;落到實處,是最深切的紀念。任何崇高的價值,只有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讓先烈的價值追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就能激發磅礴的前行力量,去實現一代又一代人孜孜以求的夢想;繼承先烈遺志最好的方式,就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堅持擁護中國共產黨,就是學好科學知識,緊密團結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周圍,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披荊斬棘,為實現中國夢的共同理想不懈奮斗。
李大釗同志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而如今,在李大釗同志等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獻身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正中國人民勇往直前,歷經九十四年的艱苦奮斗,創造了亙古未有的歷史偉業。借這次清明掃墓之機,同學們學習了革命先烈可親可敬的感人事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熏陶。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讓我們學習和弘揚英雄們的精神,腳踏實地為充滿希望的人生做準備,勇敢地為將來服務和奉獻社會蓄積力量,讓我們把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懷融入到愛校愛集體的具體行動中去,讓小事洗禮我們的靈魂,讓英烈見證我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