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信息學院共學會暑期赴明圓學校進行社會實踐
——科技啟迪夢想,信息助力希望
發布日期:2014-09-11 供稿:信息與電子學院共學會 攝影:信息與電子學院共學會
編輯:信息學院 韓融 閱讀次數:
9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明圓小學召開了新學期的開學典禮,與往年不同的是,學校迎來了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共產主義學習實踐會(以下簡稱“共學會”)的志愿者們。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持續一周,志愿者們不僅帶來了一堂堂精彩的科普講堂,還帶來了索尼、清華出版社捐贈的投影設備和書籍。到場的還有北理工信息與電子學院的團委老師以及索尼公司和清華出版社方面的代表。
為了順利開展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從暑期放假前就開始了籌備工作,調研打工子弟學校所需的幫助,并在校團委的幫助下積極聯系社會資源,最終得到了索尼公司和清華出版社的支持。索尼公司將為學校捐贈一套投影設備,而清華出版社則捐贈一批圖書。
9月1日上午,第一批志愿者到達明圓學校,進行了投影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下午,第二批志愿者抵達明圓學校,明圓學校常務校長張寶安熱情地接待了帶隊老師和志愿者,并和老師交換了支教意見,和志愿者們進行了親切地交流。
13點30分,捐贈儀式正式開始。張寶安校長首先致辭,向全體老師和志愿者們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他講到:“愛心正孕育著收獲,智慧將點燃夢想。”并用一首詩表達了此刻激動的心情:“明圓桃李感真情,古樸掩映伴同行。索尼攜手北理工,共釀香醇別樣濃。”

隨后,索尼代表進行了簡要地介紹。她表示,關注需要幫助的人是全社會的責任,并希望今后能和理工大學開展多層次、多方面的交流,期待通過高校支教團隊渠道將公益活動一直做下去。
學生志愿者代表于沐堯說出了志愿者的心聲。他說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當代大學生應當擔負起社會的責任,關注社會,投身社會,從而反饋于社會,將社會上的正能量帶進校園,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團委老師蔣榮堃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他說道,大學生應該培養社會責任感,讓更多的人關注打工子弟,讓更多的力量匯集起來建設打工子弟學校,這不僅是每一位志愿者、每一位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
接著,明圓學校教師代表牛麗杰和學生代表分別致詞,對志愿者的支持和幫助深表謝意。牛老師表示,要更加盡職盡責,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為培養下一代奉獻自己的力量。學生代表則表示,要為理想前程努力學習、健康成長、自強不息、勵志成才,為肩負的社會責任貢獻力量。
隨后,進行了多媒體設備和叢書文具等物資的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結束后,明圓暑期支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伴隨著科普視頻,志愿者們紛紛走進課堂,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課堂開始了。 “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共鳴箱”、“吸管樂器”、“煙箱實驗”等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的眼里閃耀著熱切而渴望的光芒。
9月2日,實踐團請來了清華大學的周士淵教授。周教授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的講座。孩子們親切地說:“聽了周老師的講座,我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9月3日至9月5日,志愿者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支教課程,有手工課、地理課、音樂課、漢字課等,還有國防課、雷達課這些富有信息與電子學院特色的課程。志愿者精心準備,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得到了校長、老師、學生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校長表示,這些具有高科技、高標準、高質量的課程,應該長久地在明圓學校進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