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金工之錘,每個北理工人的精工品格!
發布日期:2020-08-03 供稿:黨委宣傳部 姜曼 王征 編輯:趙安琪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
車、銑、刨、鉗、磨、鑄、鍛、焊……從下料到成型,制作一把精致的錘子看似簡單,卻包含了十幾道工藝的手工雕琢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意氣風發的二十歲在一臺臺大型機床前叮叮鐺鐺體驗從未有過的新奇當手中的金屬漸露端倪,就成了青春最可愛的珍寶之一。這是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共同回憶。
北京理工大學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達到以探索客觀真理作為己任之境界;學以精工,是指治學嚴謹,實現以掌握精深學術造福人類之理想。
精益求精,攻堅克難,科技報國。八十載砥礪奮進,熔鑄北理工的品格。
特色實踐,厚積薄發
車刀高速旋轉,逐漸逼近,銀色金屬絲幻化成螺旋飄帶,自由飛舞,一個層次分明、凹凸有致的精致手柄呈現。
學生在工廠進行金工實習
金工實習又叫金屬加工工藝實習,是一門實踐基礎課,是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課,也是非機類學生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學生在工廠進行金工實習
金工實習主要包括切削加工(車削加工,銑削加工,刨削、磨削等)、特種加工(電火花加工,激光加工),數控車,數控銑,鉗工,材料成型技術(砂型鑄造、鍛造、焊接等)。
金工實習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了解工業生產中機械制造的一般過程、主要技術原理及應用,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一代代北理工人注入精工品格。
延安時期的機械工廠
早在延安創校時期,自然科學院老院長徐特立就提出了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教育思想。自然科學院于1941年1月成立了機械實習廠,還曾受到朱德總司令的嘉獎。
華北大學工學院時期學生在工廠實習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跟隨黨中央遷京辦學,作為重工業部直屬院校,為支持學校籌建新中國第一所重工業大學,1951年3月,重工業部將設有百余部工具機的北京機器總廠第一分廠撥給學校,建成實習工廠,并從蘇聯、捷克和德國分別訂購了一批精密測定儀表和高級工具機。
1970年,學校獲準成立校機械總廠,代號5499,又名五七儀器廠。1984年,學校籌建了“金工實驗室”,恢復了學生金工實習。1987年,工廠建立實習教研室,后改為“金工教研室”,承擔機械類、非機械類和3個管理類專業《機械制造基礎》等技術基礎課的講授和實驗。1991年建成電子實習基地,開始接納本科生進行電子實習。1993年,學校投資40余萬元建成了熱加工實習基地,開設了冷熱加工所須全部實驗;擴建電子實習基地,具備接納全校本科生進行實習的能力。1999年,在國家教育部世行貸款“高等教育發展項目”支持下, 北京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成立。2006年,工程訓練中心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9年,工程訓練教學團隊獲批國家級教學團隊。2018年,工程實踐訓練中心大樓在良鄉校區落成,總投資1.5億元,總建筑面積33254m2,全部用于學校人才培養工作。2019年,工程訓練中心整體搬遷至良鄉校區,并全面更新了機械加工設備,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時代。
為啥是個錘子?
“盡早讓學生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論證、設計、制造全流程的學習過程”是金工實習的理念,經過多年論證,學校把集多個工種加工于一身金屬錘作為綜合實踐內容。錘頭、錘柄的制作,要經過車削、銑削、刨削、鉗工等加工環節。多年來,這把北理工的錘子,不僅體現了學校在實踐育人上的不斷探索與投入,也融入了一代代學子精耕細作的扎實作風。
錘柄工程圖
錘頭工程圖
難忘的不僅是錘子,還有那一架架親手鑄造的小飛機。
鑄造工藝課程作品
“精工”品質,矢志強國
將銑好的六面體坯料夾緊,沿著同一個方向,堅守同一個力度,銼刀千百次前進,只為一個合規的平面。
“規范”、“嚴謹”,大道至簡,恪守不易。機械加工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完整整地執行每一個動作,將生鐵雕琢成器,為學生淬煉品格。
“北理工,我的大學教我堅毅。”
——周立偉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1953級本科生)
“首先還是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馬曉寧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事務中心副主任(1997級本科生)
“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學風,極大地影響我創業的理念,用實業傳承母校文化,用實業報國,用實業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馬云 上海通敏車輛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級本科生)
“兢兢業業、專心細致的工作態度,就是在當時有所萌芽的,所以金工實習對我后續品質的發展是很有意義的。”
——崔濤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師(1999級本科生)
成長沒有捷徑,成功要專心致志。“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一代代北理工人在矢志強國的征程中,精工品質,使命擔當。
最“硬核”校慶禮物,禮送恩師!
為迎接建校八十周年,黨委宣傳部在組織籌拍專題片《精工》的同時,也委托工程訓練中心,專門制作了純手工打造的校慶版“精工錘”。
錘柄為鋁合金材質,歷經下料、 車端面、車外圓、車錐面、車螺紋、車球頭以及滾花等工藝過程;錘頭為45鋼材質,歷經劃線、鋸削、銼削、鉆孔、攻絲、表面淬火處理等工藝過程;錘頭兩側采用激光雕刻技術分別刻有八十周年校慶標志和“北京理工大學建校八十周年”字樣,以此體現學校八十載實踐育人成就,弘揚“精工”品格。
日前,“精工錘”由來自精工書院、睿信書院、求是書院、明德書院的4名書生代表,分別敬送給王越、毛二可、周立偉、朵英賢四位院士,在校慶之際,誠摯感謝以老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北理工人為學校發展建設做出的卓越貢獻,表達新一代北理工青年學子傳承光榮傳統、砥礪奮斗、精工報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