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曹大偉:“奮力一擲”育英才!
發布日期:2021-12-15 供稿:黨委宣傳部 崔雨涵 攝影:聶軍銳
編輯:吳楠 審核:劉曉俏 閱讀次數:【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他執教32載,培養高水平投擲運動員近40人、金牌運動員18人,奪得了全國學生運動會、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北京高校大學生田徑運動會等多個冠軍,打造了一支奮勇爭先、成績卓著的“曹家軍”,書寫了北理工投擲項目的一個又一個歷史,他就是北理工田徑高水平運動訓練專項投擲項目教練曹大偉。
“預擺、旋轉、最后用力、投擲……”話音剛落,鐵餅在空中畫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穩穩地落在了投擲區界內處。
“魏子棟,57.55米”在2021年的全國田徑冠軍賽賽場上,“戰神”魏子棟又一次刷新了北理工男子鐵餅最好成績。得知成績后,魏子棟和教練曹大偉緊緊相擁,喜極而泣。
在以魏子棟為代表的眾多投擲運動員取得輝煌成績的背后,浸透了曹大偉的辛勞與汗水。
從冠軍學員到冠軍教練
1968年,曹大偉出生在遼寧省錦州市的一個體育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各種體育運動,曹大偉自然而然地對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2歲時,曹大偉進入遼寧省體校開始接受半專業化訓練。過人的天賦和勤奮的訓練,鑄就了曹大偉星光熠熠的運動員生涯。曾獲遼寧省少年田徑錦標賽鉛球冠軍、全國業余體校田徑賽少年組冠軍等多個獎項。1985年,進入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系田徑專業學習。
“爭取在2到3年內,帶領北理工學生運動員登上北京高校田徑賽的最高領獎臺!”1989年大學畢業后,曹大偉進入北理工,開始擔任高水平運動訓練專項投擲項目的教練。延續了運動員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一股子沖勁兒,曹大偉在入校之初,就為自己立下了明確目標。
工作經驗不足,他就積極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交流;運動員訓練方案不系統,他就從訓練計劃制定、時間安排、組織實施等方面入手制定詳細的訓練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2年北京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由他執教的第一位學生運動員田學惠,以47.78米的成績獲得女子組標槍投擲項目冠軍;在1994年北京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田學惠和另一位學生張靜,成功包攬了女子鉛球、鐵餅和標槍三塊金牌,實現了女子投擲項目“大滿貫”。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三十二載彈指一揮間。在曹大偉的不懈努力下,1999年到2011年,北理工女子鉛球項目連續12年蟬聯北京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冠軍;1999年至今,投擲隊連續22年蟬聯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冠軍;男子鐵餅項目連續三屆進入全運會比賽,并獲得第二名、第七名的好成績;1996年至今,8名北理工投擲學子代表北京高校出征學運會,并在近三屆學運會上獲男子鉛球和男子鐵餅項目“兩金一銀”的好成績;2014年至今,北理工投擲學子在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賽場上斬獲四金三銀三銅。
為運動員量身定制訓練方案
“就投擲項目而言,運動員的爆發力最為關鍵,此外,身體形態、速度、耐力、協調性等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曹大偉認為,身體素質非常重要。無論什么基礎的學生,入校之后,曹老師都悉心指導,結合實際制定訓練計劃,學生力量上與專業運動員有差距的,曹老師會針對性地進行力量訓練,技術上有差距的,曹大偉就把學生的訓練動作錄下來一幀一幀分析,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傾情付出中,曹大偉為北理工投擲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學苗”。
“學生練多久,曹老師就陪多久,學生不休息,曹老師也絕不坐下。跟著曹老師訓練,我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績!”高中就讀于清華附中的李月,是女子鉛球投擲項目的一把好手。雖已獲得清華、北大的保送名額,但在了解到北理工投擲隊的成績和曹大偉執教的水平后,懷揣著冠軍夢想的她選擇了北理工。進入北理工后,李月的運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連續四年獲得北京高校女子鉛球冠軍,在校期間共獲八枚獎牌。
“教練對學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方法要做好把關,對不同學生進行量身定制,要苦練巧練而不是硬練。”曹大偉會學習國際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并結合北理工的學生實際,總結出一套獨特的訓練方法。2008級學生張旭龍在入校后一直找不到狀態,運動成績大幅下降,始終達不到預期效果。
在曹大偉的科學指導和積極鼓勵下,張旭龍的狀態逐漸恢復,在后續幾屆的北京高校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鐵餅比賽項目中斬獲“三金二銀”,在全國田徑大獎賽上以54.64米的成績獲得第三名,已經接近55米男子鐵餅健將水平,同時在2012年學運會上取得第四名、全國田徑冠軍賽第八名的好成績。
“有這么好的學生我不能倒下!”
“投擲隊是一個團結有愛的大家庭,在這里有溫暖、有關愛,更有親人般的牽掛。”這是學生們對投擲隊共同的評價。曹大偉愛生如子,與學生亦師亦友。學生生病了,他會第一時間幫助聯系醫院,尋找權威醫生,有時還會親自動手熬制中藥;學生遇得到經濟困難,他會自掏腰包資助學生生活費,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曹大偉就像投擲隊的大家長,關注著學生的生活、學習,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有這么好的學生我不能倒下!”對學生如親人般溫暖的曹大偉,對自己卻不那么“上心”。2007年,由于大型比賽多且集中,積勞成疾的曹大偉患上了急性心肌梗死,做了支架手術。然而手術后僅僅一周,他就又重新回到了田徑場上。
“自然科學院時期,我們學校就有體育課了,當年的體育課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好地服務了抗戰,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 ,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是國家賦予高校的重大任務。北理工精神是我們在各個領域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我們要用卓越的比賽成績來證明自己,堅持自主培養與科學訓練,展現北理工人的實力與擔當。”曹大偉常常這樣勉勵自己,也時常這樣分享給學生。在日常訓練之外,曹大偉經常和學生們談心,將學校的校史、老一輩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講給學生們聽。
奮斗拼搏,奔競不息。談及未來,曹大偉不禁暢想,“希望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加入北理工田徑隊,將來在奧運會、亞運會等國際舞臺上,創造屬于北理工人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