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人物特寫】郭麗萍:與學生共同成長是我最大的滿足


【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本期推出北京市教學名師郭麗萍的報道,讓我們一起聆聽她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故事。

“當初選擇做教師,我決心要做照亮別人的蠟燭,回首從教30年,才發現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自己,終身學習,永遠成長,真幸運!很幸福!”從第一次站上講臺至今,郭麗萍已從教三十個年頭;回望從教歲月,郭麗萍對于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的熱愛綿綿不絕。

一上講臺,“火力”全開

微信圖片_20211101144319.jpg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生活中,我并不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但是站上講臺那一刻,我仿佛變了個模樣。”作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主講教師,郭麗萍每年負責多班授課,年度課時總數都在240課時以上。三節課連續上下來,年過五旬的郭麗萍聲音依舊清亮、妙語連珠。在郭麗萍眼中,授課強度和人數都不成問題。“即便是疲憊、困倦時,只要一想到第二天要上課,我感覺自己立刻精神了,隨時可以上講臺。”這份對于講臺的熱愛,郭麗萍保持了30年。

1988年,21歲的郭麗萍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到太原師范學院工作,第一次走上講臺,講授《中國革命史》;不久后,在山西省第一屆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上,郭麗萍獲得了文史組第一名。“青教賽給我的感覺如同登山,登頂一座山之后,會渴望下次登頂的感覺;青教賽的課程是百般打磨之后呈現的結果,在講課中把每一個亮點拋出、升華,擊中聽課人的內心,讓我知道原來我可以做的這么好。所以,在青教賽之后我非常期望每堂課都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郭麗萍在工作同時讀完了在職研究生;2000年,郭麗萍回到北京,分別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學習工作;2005年博士后出站后,緣于對教師職業的熱愛,郭麗萍放棄了來自首都某博物館的工作邀請,選擇留在北京理工大學任教。講臺是有魔力的,站在上面,郭麗萍可以“火力”全開,用最飽滿的熱情和激情上好每一堂課,用最真誠的心意激發學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抓好“兩備”,涵育一堂好課

微信圖片_20211101144456.jpg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上好每一堂課,郭麗萍針對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備課對我而言有兩個層面,備內容和備學生。”郭麗萍介紹道。《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內容需要兼顧統編教材與教學、歷史和現實兩組關系,在不同的年份,面對不同的學生,郭麗萍會有不同的思考:“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將今年的教學主題定為‘紀念’,借助相關活動資源來豐富課程內容,比如,請延安兒女進課堂講述父輩的抗戰故事。”

對于聽課的學生,郭麗萍的目標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有參與感、課后思考有收獲感、課程結束有成就感。“同樣是講人生信仰,對于理工科的學生,我會詳講彭士祿、錢學森;而對于文科專業的同學,我會用熊向暉、聞一多的人生故事來舉例說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學生熟悉的人物故事開展教學,這是郭麗萍的課程匠心。

除此之外,串好“課程線”也是郭麗萍授課的訣竅。對她而言,一堂好課由問題線、故事段和升華點貫穿而成。

問題是一堂好課的線索,比如近代中國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圍繞“選擇”主線,郭麗萍從誰的選擇、手段選擇、制度選擇等多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與老師一同思考,使課程主線清晰呈現;故事是課堂內容的血肉,郭麗萍以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讓遙遠的歷史人物走出書本,與學生建立情感共鳴,使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背景和課程內涵;精神是課堂內涵的升華,針對學生知識盲點或思想困惑,郭麗萍在每一節課結束時都會用一兩句話總結提煉要點,點亮思政課價值引領的主題。

“有層層深入的問題線、有生動鮮活的故事段、有亮點主題的升華點,一節課的內容就準備好了。”娓娓道來的不止是授課秘籍,更是郭麗萍對課程負責、對同學負責的師者之心。

入情入理,與學生共同成長

微信圖片_20211101144013.jpg

郭麗萍和學生們在一起

“以前聽學生講,上課的時候特別想‘分’老師一個眼神,這讓我猛然意識到學生對于課堂的需求遠遠不止于知識層面,更有內在需求。”近些年來,隨著教學經驗的增長,以及自身閱歷的不斷豐富,郭麗萍對學生的內在需求愈發關注,在把課程理論講透之余,她十分注重建立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我覺得每位同學對于《綱要》課程的訴求是不一樣的,近幾年我非常關注同學們在知識之外的、尤其是個人成長方面的訴求。”郭麗萍說。

2012級機械與車輛學院本科生彭浩楠因《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與郭麗萍相識,2015年,兩人又在一次活動中重逢。談到課程收獲,彭浩楠認為是一個人要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懷有敬意,一個國家要讓人民對于自己國家歷史持有共識。“我在郭老師的課堂上學到了史學大師錢穆先生的見解——‘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錢穆《國史大綱》),這讓我對國家歷史充滿了敬重。”彭浩楠分享道。“在場的老師都鼓掌了,課程結束兩三年,他還能如此清晰地記憶理解,說明我的教學在他人生中留下痕跡了,我感到滿足并自豪。”講到此處,郭麗萍言語中充滿了感動。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郭麗萍也著重設計了與現代年輕人更貼近的課程形式——VR與微課。郭麗萍主持VR技術應用于教學項目“重走長征路”,通過沉浸式體驗增強學生對于革命年代、革命歷程的情感共鳴;微課則是由郭麗萍全程指導學生制作,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同步完成,最終以短視頻的形式在學期末進行統一展示評比,極大增強了學生課程參與感和成就感。“我和同學們一樣,在學習數字媒體技術,目前已經學會了圖片處理技術,未來還想進一步提升視頻制作技術。”郭麗萍笑著說。

“我希望能幫助學生通過學習歷史更好地理解現實,了解近現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增強對于我們現實制度的認同,增強民族復興的信心,為培養領軍領導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對于未來,如何將校史校情進一步融入課程,在《綱要》課程和新設立的《中共黨史》課程中突出學校“紅色育人路”,是郭麗萍想要實現突破之處。

“終身學習,永遠成長”,三十載征程走過,郭麗萍孜孜不倦,能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是一位老師最大的滿足,也是她始終堅守的教育理想。

微信圖片_20210309173038.jpg

南京百家乐官网赌博现场被抓| 新梦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分路单析器| 百家乐赌博详解| 百家乐官网长龙有几个| 大发888娱乐城永乐厅| 百家乐巴黎| 百家乐官网算牌方| 博士娱乐| 威尼斯人娱乐城现金开户| 百家乐官网免费体验金| 百家乐真人游戏网| 澳门百家乐才能| CEO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休宁县| bet365备用网| 百家乐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大揭密| 大发888赌城| 如何玩百家乐扑克| 百家乐官网赌场技巧论坛| 疯狂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e78| 永利高百家乐信誉| 百家乐官网打鱼秘| 百家乐官网预约| 百家乐官网庄闲和游戏机| 现金轮盘游戏| 大发888娱乐城外挂| 百家乐五湖四海娱乐平台| 银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易胜博百家乐官网输| 大发888注册就送58| CEO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五种路单规| 百家乐官网最保险的方法| 百家乐官网客户端LV| 百家乐官网英皇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园云顶娱乐主页| 百家乐官网投注平台导航网 |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