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教師節,老院士簽名贈書寄語新“青椒”
——北理工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舉行“匠心·網安”慶祝第37個教師節暨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
發布日期:2021-09-14 供稿: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攝影:黨委宣傳部 郭強
編輯:謝蔚泓 審核:祝烈煌、劉曉俏 閱讀次數:一位老先生,端坐在桌前,認真地在每一本贈書上,用蒼勁有力的筆法寫下“誠請指正”,并起身與青年教師合影。“謝謝!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當接受贈書的青年教師激動地向他表達崇拜和敬仰之情時,他謙遜地說道。這位老先生,就是兩院院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原校長、北理工“大先生”王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于9月8日舉行了“匠心·網安”慶祝第37個教師節暨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旨在彰顯尊師重教情懷,凝聚廣大教師共識,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踐行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的新征程上。
一份莊嚴的禮物
“我志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履行教書育人職責,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傳承紅色基因,秉承‘德以明理、學以精工’校訓精神,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為教育發展、為網絡強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努力奮斗!”大會現場,20余位新入職教師舉手握拳,莊嚴宣誓著新“網安人”傳承北理工精神、用辛勤耕耘書寫教書育人動人篇章的堅定決心。
安建平、胡昌振、鄭軍三位教授為新入職教師一一佩戴校徽,亮明北理工新教師的身份。“30年前,出于對教師職業的敬仰,對三尺講臺的向往,我毫不猶豫地選擇成為一名高校教師。30年來,我與學生們亦師亦友,共同徜徉在學術的殿堂,享受著他們成長成才帶來的快樂。現在回想起來,30年前,我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從教三十年的鄭軍教授深情回憶了自己三十年前選擇教師職業的初心和夢想,分享了自己融入學校發展的深厚情感。樸素的語言,彰顯著一名教師對崗位的堅守和對學生的希冀。
一份厚重的禮物
“收到王越院士的現場簽名贈書,我的內心非常激動,同時深感責任重大。”“我會謹記‘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為國家的教育和科研貢獻一份力量。”新入職的黃瑋、丁瑤玲兩位老師收到王越院士親筆簽名的贈書激動地說。
為引導、激勵青年教師成長,學院領銜專家、八十九歲高齡的王越院士現場為20余名新入職教師贈送了《沒有盲區的天空:王越傳》。“誠請指正”“謝謝!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多次堅持起身和青年教師合影,無一不體現著北理工“大先生”為人師表的謙遜和不忘初心的堅守,讓贈書儀式成為了一場為人為師為學的生動現場教育。
王越院士向青年教師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指導大學的發展與人才的培養,要成為一名杰出的中國科學家,需要將個人的科學事業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并在研究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二是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研究。很多學科都是通過基礎知識演化而來,科研強調專業知識,但是基礎知識才是根源,沒有基礎知識就沒有前沿的技術,打牢基礎很關鍵,青年教師要上好專業基礎課。三是要深刻領悟“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并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推進核心技術的攻關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都要將“善學”與“善行”有機結合,通過“善學”奠定科研基礎,通過“善行”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卓越、勇攀科學高峰。
一份實在的禮物
“非常榮幸能夠成為網安學院教師隊伍的一員,我們將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潛心科研,不辜負學校和學院對我們的信任與培養。”新入職教師張川從胡昌振教授手中接過學院精心準備的“成長大禮包”時說道。
為幫助新教師盡快了解和融入學校與學院,扎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學院為每位老師精心準備了一份“成長大禮包”:入職形象照標志大家將以全新的面貌開啟全新的教師生涯,定制馬克杯代表著“一所學校、一名老師、一輩子的堅守”,《學校宣傳冊》幫助大家全面了解學校歷史沿革和發展脈絡,《學院宣傳冊》有助于大家快速融入學院建設和師資隊伍,《北京理工大學教師手冊》介紹了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辦事流程,《教學設計原理》為大家掌握課程設計的原理和教書育人的方法提供助力。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每一位選擇了網絡安全學院的教師,都將毅然扛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們將開拓創新、勇往直前,為培養“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不懈奮斗,為早日實現網絡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