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
發布日期:2021-05-15 供稿:黨委宣傳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 徐思軍
編輯:吳楠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5月14日上午,北理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擴大學習,圍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結合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把握規律、掌握主動,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科技創新、隊伍建設提質增效”主題,進行了系統學習交流研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固定列席人員,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力資源部、計劃財務部、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與發展部、教師發展中心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學習。校黨委書記趙長祿主持學習。
趙長祿首先領學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校長張軍結合學習《中國共產黨簡史》一書,領學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并重點領學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領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啟發大家更好地把握歷史機遇、掌握歷史主動。
在交流發言環節,與會人員圍繞“學百年黨史、知紅色校史、育時代新人、干一流事業”,從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的認識出發,著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遵循歷史規律、主動擔當作為、謀劃一流大學發展作了深度交流研討,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指導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三個重點發言內容系統、相互呼應,踐行了知情意信行相統一。
黨委副書記包麗穎圍繞百年黨史,以《從大歷史觀視角深刻把握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為題作重點發言。她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出發,圍繞以大歷史觀為百年黨史定好性把好調守底線,以大歷史觀深刻銘記百年黨史的苦難輝煌,以大歷史觀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掌握歷史主動三個方面談了思考認識,通過梳理百年黨史的歷史規律,啟發大家順應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主動作為,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黨委常務副書記項昌樂圍繞人才隊伍建設史,以《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才隊伍建設》為題作重點發言。他總結了歷史上不同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分析了高等教育發展與人才隊伍建設的關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從傳統優勢領域、新興重點領域、前沿交叉領域和人文社科領域四個方面,提出了對“十四五”人才隊伍建設戰略布局的思考和新時代人才隊伍建設的構想。
常務副校長龍騰圍繞北理工紅色校史,以《心懷國之大者,科技創新立新功》為題作重點發言。他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大局”和“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論述,從“紅色育人路”、“強軍報國路”和“創新發展路”三個角度,總結了學校80年辦學的實踐歷程和主要貢獻,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構想和思路舉措。
趙長祿強調,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大歷史觀把握大局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獲得啟迪、把握規律、總結經驗、提升本領,重點要把握以下方面。一是發展是硬道理。我國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高校也是同樣。要結合已編制的“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確學校階段性發展指標、重大戰略任務、重點改革舉措和項目,從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解決實質問題,掌握發展主動,加快推進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科技是硬實力。進入新發展階段,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北理工要有卓越的表現。要結合“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勇做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把學校打造成為前沿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三是人才是硬支撐。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要牢牢把握黨管人才重要原則,扎實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發展的培養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厚植人才成長沃土,把優秀人才集聚到一流大學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