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一堂“金戈鐵馬”的思政課
——北理工國防文化主題廣場思政課教學側記
發布日期:2023-04-19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宣傳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 段煉
編輯:陳歡 審核:劉存福、王征 閱讀次數:“在這輛繳獲于抗美援朝戰場的美制M46巴頓坦克炮塔上,有一行珍貴的字跡——‘中國人民志愿軍十二軍卅一師九十一團于1952年6月在金城附近繳獲’,經過考證,這輛坦克是英雄的志愿軍戰士在古直木里反坦克作戰中繳獲的,見證了那一段保家衛國的激情歲月……”。思政課教師申曉勇正在國防文化主題廣場為學生們講授“老坦克”背后的紅色故事。
3月24日,在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由主講教師申曉勇帶領,來自數學學院、法學院的100名同學,來到位于良鄉校區的國防文化主題廣場,共同開啟一堂“金戈鐵馬”的思政課。
“在黨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我結合國防文化主題廣場的講解資料,將特色展陳背后的紅色元素加以提煉,重點與課程講授內容相結合。例如從抗美援朝繳獲的老坦克,就可以從抗美援朝戰爭這一歷史大事,與教學內容上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相結合,讓學生直觀感受歷史實物身上的戰爭痕跡,體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思政課現場教學活動中,申曉勇以廣場上的老坦克等珍貴歷史展陳為載體,將黨史、校史和軍工史講授有機結合起來,在提升思政課教學成效的同時,也大力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用北理工的紅色基因、“矢志強國、堅韌無我”的精神內涵,樹牢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
“通過這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面對一臺臺充滿歷史厚重感的珍貴實物,聆聽著老師的講述,我深受觸動,深感我們青年人肩負著建設國家使命責任,一定要承擔起自己肩頭的責任。” 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王笑笑在課后這樣表示。
“如何開展好生動有質量的‘大思政課’,是當前高等學校需要認真回答的一道重要命題。挖掘學校自身的紅色資源,將思政課堂延伸到校園的場館空間,正是我們在教學工作上的積極探索和嘗試。”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劉存福表示。
國防文化主題廣場思政課教學備課會
北京理工大學國防文化主題廣場于2020年建校八十周年之際落成,2021年被評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總占地面積3000余平米,陳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珍貴歷史坦克車輛等15臺套。自2022年起,國防文化主題廣場開始主動為學校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提供支撐,提供教學音響設備。2023年,為了保護珍貴展陳,并更好地為師生參觀和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支持,黨委宣傳部專門為廣場搭建了篷房展廳,主動安排人員參加思政課教師舉辦備課會,加強講解員團隊建設,實現每周定期開放,為教學活動和師生參觀學習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