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黨委組織“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
發布日期:2021-11-18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爾葭 攝影: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吳楠 審核:劉存福 閱讀次數:為扎實推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11月18日上午,北理工黨委組織“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學校黨委書記趙長祿,黨委副書記包麗穎,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藺偉,教務部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教師代表等20余人參加備課活動。會議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新剛主持。
劉新剛首先對集體備課會的整體安排進行介紹。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江大偉介紹了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情況和“六個一”專項行動計劃。陳宗海教授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整體解讀,梳理了八個理論要點并就如何融入思政課提出了具體建議。陳洪玲教授、青年教師季雨、張虹、宋珊珊分別代表所授課程進行了重點發言,介紹了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的方法路徑和相關思考。
包麗穎結合幾門思政課程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就如何在教學中融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內容提出了指導意見。
趙長祿對老師們自覺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集體備課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老師們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深刻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向同學們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偉大成就、歷史經驗和新時代新使命。三是聯系實際,以史為鑒,將全會精神生動融入課程。要通過豐富的百年黨史案例,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和北理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打造國之重器的案例,向同學們生動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
劉新剛代表思政課教師表達了扎實推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及時、全面、準確融入思政課教學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