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王海濤:服務育人敢為先,咬定青山不放松
發布日期:2021-01-28 供稿:黨委宣傳部 哈楠 攝影:資產公司
編輯:吳楠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辦法總比困難多,工作中哪有一帆風順,不認輸,肯鉆研,就是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的法寶。”周末的清晨,北京理工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次黨代會代表王海濤已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加班加點、攻堅克難,在王海濤留校工作的十五年中,已成為常態。
2018年暑假,中關村校區第三食堂改建工程啟動。為了趕在秋季學期開學前完成施工,后勤要組織施工單位在暑期短短的45天里,完成拆除、軟硬裝修、設備升級、咖啡廳改建等工作。時任后勤集團總經理助理兼餐飲中心主任的王海濤和他同事們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建設集就餐、咖啡、休閑、交流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型食堂既是建設宜學宜居校園的具體舉措,也是服務育人的實踐”。如何提高師生的就餐、生活體驗,讓多功能食堂更好地為師生提供服務?王海濤認為,食堂的改建和設計應邀請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既可以發揮學生的專業優勢激發創新思維,同時讓使用者參與其中,讓設計更符合用戶需求。
“這個方案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是為了鼓勵同學們發揮專業優勢,大膽創新,我們還是決定采納這個方案。”王海濤邀請了設計學院學生全程參與咖啡廳設計,建設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工業風”躍層咖啡廳。
“建設咖啡廳,需要一種特殊材料,當時我們找遍了全北京,都沒能找到合適的加工商。”多方找尋后,王海濤和同事們終于在山東找到了合適的材料。材料的問題解決了,空間問題又讓大家犯了難。“要在現有食堂層高條件下建設躍層咖啡廳,需要用挖掘機在食堂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這樣才能保證咖啡廳的層高。”然而食堂門口有幾級水泥臺階,挖掘機無法越過臺階進入食堂。王海濤和同事們就尋找尺寸合適的木板為挖掘機搭路,硬生生地把挖掘機一米一米地“挪”進了食堂。
在王海濤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的第三食堂和完全由北理工學子設計的“享·理”咖啡廳在2018年秋季學期開學前一天順利完工。“我們在食堂內咖啡廳設計了涂鴉墻,將育人元素融入現代美學之中。”在2018年秋季學期,具有北理工特色的“享·理咖啡”成為了師生學習休閑交流的新選擇。
2018年9月,隨著學校綜合改革機構調整,王海濤調到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工作。2020年4月,開始負責商業經營管理和校企改革公司清理工作,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嚴防國有資產流失。擺在王海濤面前的是一個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按照國家推進高校所屬企業改革要求,除政策性保留企業之外,與教學科研沒有強相關性的企業均須清理關閉或脫鉤剝離。有一些早年間開辦的校辦企業,不符合保留政策的,就需要予以清理。”王海濤介紹道。這是一項時間緊、任務重、歷史遺留問題多、難度大的“硬骨頭”工程,需要周全的方案,更需要頑強的毅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剛上任的王海濤在資產經營公司主要領導的指導、支持、幫助下,迅速對涉及的57家企業進行了廣泛調研。“有的企業還是上世紀80年代成立的,資料已經不全了。有的企業已經被吊銷了營業執照,有的企業法人已經去世,聯系溝通的時候極端困難。清理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再困難都得想辦法闖過去!資產經營公司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王海濤星夜兼程,不辱使命,先后趕赴西安、哈爾濱、太原等地,推動公司清理工作。一次次面談、反復宣講國家相關政策、耐心溝通……王海濤和同事們始終沒有懈怠過、抱怨過。“通過校企改革,凝聚力量,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體系支撐、宜學宜居校園建設三個平臺,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更加堅強的保障支撐!”
為了啃下這57塊“硬骨頭”,從接下任務以來,王海濤和同事們已經進行了上百場的談判,把每一個公司的情況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最近時有睡到夜里2、3點就再也睡不著了,腦子里總在盤算如何高效平穩地完成清理工作。”王海濤說道,“改革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遇到難題就要迎難而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條件堅決按照組織規定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就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