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信息與電子學院組織專題黨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發布日期:2020-12-16 供稿:信息與電子學院 攝影:信息與電子學院
編輯:劉蘇儀 審核:薛正輝 閱讀次數:為落實學校關于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求,解答教師對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困惑和難點,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力度,信息與電子學院黨委于11月30日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進會,組織課程思政主題黨課,學院黨委班子、行政班子、教師代表等百余人參會學習。
學院分管本科教學副院長傅雄軍、分管研究生教學副院長陳禾分別傳達教務部、研究生院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安排,主要從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背景、實施方案內容、下一階段建設任務三個方面傳達學校工作推進要求。
學院黨委書記薛正輝發布《信息與電子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從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舉措、保障措施、工作安排六個方面介紹學院的安排,結合“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推進課程思政,以期產生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課程思政考核機制。
會議邀請薛慶、彭熙偉、嵩天三位教授圍繞課程思政主講黨課,分享將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科課程的思考和經驗。薛慶教授以《有效教學與課程思政》為主題,從課程思政思考與教學實踐角度出發,把北京理工大學人才培養特色與課程思政實施相結合,把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完善課程思政體系與新工科建設統一起來,全面講解有效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和途徑。
彭熙偉教授依托《流體力學與控制基礎》課程思政實踐主講《構建“價值、情感、知識、能力”四位一體課程思政新模式》黨課,從精品課程建設經驗出發,重點從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三個方面,強調要在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有機融入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報告各環節,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嵩天教授作《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十個方法》主題報告,講解深入淺出,從時代發展、兩個變局角度看待課程思政,強調課程思政融入教學,既是技術也是藝術。
信息與電子學院將按照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安排,將學科建設、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建設同步協調推進,主動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發揮課程思政建設優勢,朝著“一流專業”“一流學科”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