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與航天二院二十三所開展聯學共建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
發布日期:2023-05-11 供稿: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 李曉雨 攝影:李曉雨
編輯:李曉雨 審核:武楠 閱讀次數:為扎實推進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5月9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在四號樓233會議室開展“攜手同鑄中國芯 共赴航天新征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聯學共建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魏一鳴,校長助理、黨委組織部部長閻艷,航天二院二十三所黨委書記張志衡、副所長孟飛,發展計劃處、人力資源處、微波技術研發中心、信號處理研究室、航天射頻芯片事業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全體領導班子、黨委委員、師生黨支部書記及骨干教師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哈楠主持。
閻艷對張志衡一行到校交流表示熱烈歡迎。她談道,航天二院二十三所與學校、學院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攻關方面一直保持緊密合作,雙方共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希望以本次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交流、深化合作,將“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貫通起來,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張志衡對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提供此次交流機會表示感謝。他表示,二十三所與北理工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合作等方面一直保持著緊密聯系,希望以此次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黨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加強理論共學、交流互通,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和落實發展的實效,共同探索人才交流、科研合作新模式,為深入開展全面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院長王業亮、航天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長孟飛分別介紹了學院、研究所的發展歷程、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雙方表示,要以本次共建活動為紐帶,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研究集成電路與電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共同探索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模式,為國家培養緊缺人才,打造戰略科技力量,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王業亮與孟飛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黨委書記武楠與張志衡互贈紀念品。
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倩副教授作《知識圖譜賦能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專題導學,重點講解了運用智慧化手段輔助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的創新方法,并利用知識圖譜帶領大家學習了國家安全的歷史時間軸以及“一個總體”和“十個堅持”的具體內涵,進一步強化了對創新理論的規律性認識,更好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指導學習實踐。
在交流環節,航天二院二十三所發展計劃處處長李響、人力資源處處長馮文濤、微波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宋雷君、信號處理研究室主任易曉麗、航天射頻芯片事業部副主任曹佳,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副院長傅雄軍、微波與太赫茲技術研究所所長孫厚軍分別分享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心得體會,并結合各自分管工作交流了雙方合作開展黨建、科研與人才培養等工作的思路和建議。
張志衡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雙方具有共同的合作基礎和良好的互補性,未來將從校企協同育人、打造聯合創新平臺、合力開展科研攻關、協同推進成果轉化、共育高層次人才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以黨建為基礎促進思想交流、文化交流、技術交流、人才交流,推進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
武楠對二十三所長期以來對學院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要深化主題教育,開展系列特色活動,全面促進黨的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深耕立德樹人,校企互聘導師、開放平臺、資源共享,聯合為國家培養一批工程科學家和卓越工程師;要深挖科研優勢,超前布局前沿技術探索,聯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共同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本次共建活動拓展了產教互融共進的協同育人新思路,創新了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推動黨建和業務高質量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是學院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未來,雙方將緊密圍繞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進一步強化調研交流,聚焦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會前,張志衡一行參觀了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和低維量子結構與器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