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開展2022年“延安精神進課堂”教學活動
發布日期:2022-05-31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京、季雨 攝影: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戰勇鋼 審核:劉存福 閱讀次數:為教育青年學生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繼續深入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5月18日至19日,北京理工大學結合2020級本科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政課程教學,在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大力支持下,繼續開展“延安精神進課堂”教學活動。全校1500余名學生通過在線上觀看了“延安兒女講家風”系列課程之《中國核動力事業“拓荒牛”:一生“澎湃”彭士祿,甘心“深潛”為祖國》。
課程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4研究所研究員彭潔深情講述了自己的父親彭士祿院士“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傳奇人生。彭士祿院士是革命烈士彭湃之子、我校延安時期的杰出校友,是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2021年,彭士祿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為“時代楷模”稱號。彭士祿院士作為心懷人民的烈士遺孤、認真鉆研學問的大科學家,一生科學報國的經歷令人崇敬。彭潔的傾情講述為青年學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感溫度、有人生深度的思政課,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
本次課程是我校與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延安兒女故事團”共同組織的“延安精神進課堂”活動的第三輪教學實踐,由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組織具體實施。今年5月以來,因疫情防控要求,線下教學無法開展,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聯絡“延安兒女故事團”和“人民學習”媒體平臺,選用優質數字資源為同學們開設新型學習課堂。
本次課程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延安精神進入思政課堂的全新實踐,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新型教學模式的積極探索,為學院后續創新智慧型“大思政課”提供了成功案例,為打造校內校外互動、線上線下配合、理論故事相融的思政“金課“模式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