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舉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系列活動之“自來水不自來”節水講座
發布日期:2010-05-27 閱讀次數:
撰稿:校研究生會 攝影:后勤集團 王海濤 編輯:校團委 張巍

2010年5月25日下午,“節約用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主題講座在七號樓報告廳舉辦。此次活動由后勤集團、校團委、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海淀營銷公司三家單位聯合主辦。主講嘉賓是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宣傳部部長梁麗,此次講座也奏響了“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系列活動的樂章。后勤集團總經理李晉平、副總經理魏東、黨委副書記姜金鳳、自來水集團海淀營銷分公司書記周雅波等領導出席了本次講座,后勤集團340名職工以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講座。

梁麗部長以介紹自來水在北京的歷史展開講座。在洋務運動期間,僅用了七天的時間就批建了第一座自來水廠,1910年2月6日,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北京人第一次用上“自來水”。
北京水資源現狀是梁部長著重闡述的第一個內容。北京市每天240多萬立方米的用水量,相當于一天喝掉一個昆明湖(220萬立方米水量)。北京自來水來源的地表水主要是密云水庫、張坊水庫和河北省的另外四座水庫,梁部長提到“河北為了北京用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3~5個億的調水量,都快把河北的水調光了”,然而這只能起到緩解北京用水緊張的現狀。

地下水的超量開采已經形成了三大漏斗區,從2004年開始在京郊打了許多應急水源,提及此她表情凝重地說到“我們已經把子孫后代的水都喝上了”。悶熱的報告廳中已看不到講座剛開始時很多人扇扇子的場面,聽者們紛紛凝神聆聽。
“很多人感到自來水的存在就像空氣一樣,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流出來,只有我們知道這個過程是多么的不容易”,梁部長接下來介紹了北京自來水處理工藝。北京自來水采用深度處理工藝,不計成本地使用了活性炭進行凈化,而這項工藝在世博會召開的上海才剛剛使用;適用了嚴格的三級水質監測制度,從源頭到終端全過程檢測。
隨后,梁部長介紹了我校節水工作開展的情況,并講解了用水存在的問題和節約用水小竅門。她提到公共用水浪費現象嚴重,一個龍頭嘀嗒漏水每個月就會浪費2.5噸水,而這相當于一個人每月生活用水量,點滴的浪費就會造成驚人的資源消耗。我們可以用淘米水澆綠植,用后三遍洗衣水洗墩布…總之要從細節做起,從我做起,時刻培養節水意識。
講座的結尾,后勤集團黨委副書記姜金鳳代表后勤集團宣讀了向全體員工發出的《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后勤》的號召書,號召員工珍惜每滴水、每度電、每張紙、每粒糧食…
我們注意到,大家離開報告廳時都帶走了自己喝剩的礦泉水。
(審核:姜金鳳)
講座的結尾,后勤集團黨委副書記姜金鳳代表后勤集團宣讀了向全體員工發出的《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后勤》的號召書,號召員工珍惜每滴水、每度電、每張紙、每粒糧食…
我們注意到,大家離開報告廳時都帶走了自己喝剩的礦泉水。
(審核:姜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