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分享北京精神 感恩成就未來
發布日期:2012-07-04 閱讀次數:
鏈接:http://learning.sohu.com/20120502/n342186608.shtml

師生和家長們站在感恩樹前暢談了他們感恩的心聲: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趙顯利做了重要講話。他說:北京理工大學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分享北京精神,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開展校企聯動創造同學們健康成長的環境,按照培養和造就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需要的多樣化、高水平、有特色人才的成長環境需求,以愛國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以包容為保障、以厚德為基礎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校園成為師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的教育生態系統,讓學生體驗著校園生活的發展愉悅、讓教師感受著職業的幸福感與成就感。作為首都高校,發揮文化引領、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功能。與社會各界聯動融入和踐行北京精神,推動先進思想文化的溝通、共享和傳遞。學會感恩,感恩生活給你的贈予;你就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和健康的心態。感恩生活讓挫折磨練我們的意志品質,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活、讓我們學會了勇于面對種種考驗、戰勝挑戰。 感恩是人生航標和啟迪,這種啟迪同樣屬于感恩和接受感恩的人; 感恩是愛心接力和回饋,在為這個社會培養更多的心懷慈善的人。
北京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賀亞蘭也親自來到了公益活動現場,對這種形式的活動給與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賀亞蘭處長說: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收獲成功的秘訣。它能幫助我們從明亮的角度看待問題,看待世界,從理性的角度樹立責任心。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在對生命有了一種深深的感悟之后,會伴著快樂和幸福的心態,去奮發進取,才會獲得大的成功;而不懂得感恩,會處處碰壁、很難收獲大的成功。這場活動也是一場生動地對大學、中學、小學的師生,對學生家長、企業和社會,以及對在京務工人員的共同的感恩教育活動;希望能將這個活動辦成一個階梯式的發展和傳導,能夠引領孩子們“學會感恩、與愛同行”;進而“享受幸福、收獲成功”的系列活動。讓我們共同從感恩步入厚德,用愛心感受包容,用實踐體驗創新,用行動詮釋愛國。讓我們進一步深刻理解北京精神的內涵:北京精神不是北京獨有的;而是全中國、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北京精神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大愛。
著名詩人、書法家蔡祥麟教授對師生親手制作的感恩樹進行點評。他說:“這幅100名師生和家庭共同花了三天精心創作的畫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尤其是各位小學生孩子們的創作是最真實、最樸實的,也是最具藝術魅力的;整體中的每一個小作品也都別具特色、非常生動地體現了孩子們的感恩之心!作品主題‘感恩成就未來’中一個‘感恩’道盡了我們人類的本性;分享北京精神中一個‘分享’充分詮釋了他們真正是懷揣感恩之情。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們,以豐富絢麗的色彩和獨具特色的構圖,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特殊的畫卷。畫卷的主體像一顆大心臟,心臟就是發動機,用它的博大來包容、用它不懈的動力來激勵我們前行;她還告訴我們要時刻充滿愛心、時刻懷揣感恩之心才能有陽光向上的心態,才能健康地成長、成才。”
同時來到公益活動現場的還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副處長劉柳、中關村海淀園區管委會工委副書記畢淑琴、著名詩人、書法家蔡祥麟教授、北京華信中安保安公司副總經理林永強等愛心企業家應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孩子們的愛心深深地感動到場的企業家們,華信中安保安有限公司出資五萬元收藏了“感恩愛心樹”作品,作品的創作者們現場將所得收藏款作為愛心善款,委托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和諧社區專項基金捐給最美的的女教師張麗莉和北京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
華信中安北京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林勇強先生他說:本公司很榮幸能夠收藏這件珍貴的作品!北京理工大學心系“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心系教育、心系孩子們的未來、心系更多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這些愛心之舉不但搭建了一個愛心圓夢的平臺、弘揚了北京精神;而且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也讓我們一同用善舉創造和諧、用愛心傳承美德,捐贈善款、胸懷大愛,在以后有能力的時候不斷將愛心傳遞,讓感恩永恒。
在“感恩樹“交接儀式上,林勇強先生與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和諧社區專項基金秘書長馬榮華女士進行交接;并由中關村海淀園區管委會向捐贈企業頒發“愛心企業”榮譽證書。
在公益活動圓滿結束的時刻,市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處處長賀亞蘭再次發表感言,賀處長說:北京理工大學也是我的母校,我今天也是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回到母校;并與大家分享自己對感恩的理解: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才有真正的大愛;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才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
這場由大學、中學、小學師生、家長、愛心企業家和各級領導等300多人參加的“分享北京精神 感恩成就未來”大型公益活動在歡快的樂曲中圓滿結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