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拉各斯孔子學院在眾人期盼中成立(圖)
發布日期:2009-10-22 閱讀次數: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2009年10月17日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原文鏈接:http://gb.cri.cn/27824/2009/10/17/3365s2650742.htm
拉各斯大學校長湯魯·奧杜貝米和北京理工大學紀委書記楊蜀康為孔子學院揭牌
拉各斯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校領導參觀孔子學院閱覽室
拉各斯大學藝術系的學生為孔子學院成立獻歌
綠樹掩映下的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魏向楠):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于10月16日正式成立,這是在尼日利亞成立的第二所孔子學院。拉各斯大學的學校領導、中國駐拉各斯總領館的官員、以及拉各斯大學中方合作伙伴北京理工大學的校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
慶祝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成立的儀式很簡單,但是師生們臉上的燦爛笑容卻告訴我們,今天對他們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拉各斯大學校長湯魯·奧杜貝米和北京理工大學紀委書記楊蜀康共同為孔子學院揭牌,全場掌聲雷動。奧杜貝米說,孔子學院的成立對于拉各斯大學國際化進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學生們學習漢語不僅可以掌握一技之長,而且也可以促進尼日利亞的發展。
奧杜貝米說:“在世界上,漢語和英語、法語一樣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如果尼日利亞人也能精通漢語,這將增強學生們在國際環境下的競爭力,特別是現在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的學生可以通過交流思想,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加強語言和文化的交流現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重視,這也是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的原因。作為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北理工人文科學學院副院長喻佑斌教授深知文化交流的重要性。2003年至2004年,他在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研究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課題,發生在04年元旦的一件小事使他認識到中國文化尚不為世人所知,這也是他日后從事孔子學院工作的原因所在。
喻佑斌說:“元旦的時候,我給隔壁兩個鄰居的小孩,他經常到我家去玩,給他寫了賀卡,后來他拿到賀卡以后,非常驚奇地說,因為我的英文名叫艾倫,他說,艾倫你還會寫日文呢!我給他寫的是中文和英文雙語,他把我們的中文字當成日文,因為對他們來講,那些方塊字只有在日本的那些產品,日本那些卡通里才見過,所以他們不知道日文的根是中國的方塊文字。”
一張小小的賀卡給了喻佑斌相當大的心理觸動,這促使他決定擔任拉各斯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希望借孔子學院的工作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為了保證孔子學院高效運行,北理工派出7名漢語教師和學生志愿者到拉各斯大學任教。24歲的李海文是首批到達的兩名志愿者之一,他是北理工中國歷史專業的研究生。拉各斯相對簡陋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并沒有讓這位年輕的中國小伙畏懼,他說,這點苦對他來說算不了什么。他準備把自己在中國歷史方面的知識用到教學當中,另外,他也想借此機會完成一篇有關中尼文化的畢業論文。
李海文說:“首先從語言入手,入手以后,一種語言必然包含著文化,因為我的方向是學中國史的文化史方向,所以我會結合文化方面的內容進行教學。我選擇論文題目的時候,我的導師給我安排了跟尼日利亞有關的中尼兩國關系、文化這個方面的題材,但是具體的題目還沒確定,所以這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吧。”
今年5月,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開始為100多名學生和老師進行了入門漢語的試講,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孔子學院計劃在另外兩名中文教師和一名志愿者全部到達拉各斯以后,開展本科生的中文選修課,以及為語言學系的教師進行長期的漢語培訓。同時,為配合明年的上海世博會,孔子學院還計劃為參加世博會的尼日利亞官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實用漢語教學。此外,開展廣播漢語教學和成立中國文化學生社團等也在計劃之列。北理工副校長楊蜀康說,他相信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會有美好的未來。
楊蜀康說:“中國的文化越來越多地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我想中國文化也應該在非洲得到傳播,中國和非洲有著良好的友誼和長期的合作關系,我想我們北京理工大學和拉各斯大學共同建設的孔子學院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