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報】北理工副校長李和章談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孕育新思維 人才培養模式永續創新
發布日期:2009-10-22 閱讀次數:
作者: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李和章 來源:中國電子報2009年9月22日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原文鏈接:http://news.cnfol.com/090922/101,1587,6559489,00.shtml
產業助推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信息產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特點,企業能彌補學校專業教育的不足。
為了加強傳統學科的建設,北京理工大學積極探索同企業合作的模式,學校充分認識到企業的加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因為:第一,信息產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特點,學生只有走出學校,走到應用的最前沿,才能使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信息人才;第二,企業能彌補學校專業教育的不足,學校教育往往更強調學生對基礎課程的掌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恰恰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第三,企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聯合培養,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什么,學了東西有什么用;第四,到企業鍛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第五,校企合作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與企業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培養人才,能有效發揮學校就業和創業的優勢,從而提高人才素質。
校企合作模式有待創新
●高校和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有一致性,也有各自的需求,因而要探索更加成熟的聯合培養模式。
●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學生貢獻更大,企業能夠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高校和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有一致的目標性,也有各自的需求,因而要探索更加成熟的聯合培養模式。高校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企業更注重專業能力的塑造。為此,北京理工大學確立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推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推行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注重提升教學質量,造就高素質人才。畢業生也因為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近幾年,北京理工大學提出了三個層次培養人才的模式:第一,要培養具有領軍人物潛質的拔尖創新型人才;第二,培養能夠滿足企業需要的研究型工程師;第三,要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骨干人才。培養人才的首要任務是強化基礎教學。為此,學校成立了基礎教育學院。而企業更希望他們能學以致用,盡可能地縮短在企業的適應周期。我們為此專門成立了軟件學院,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定制型人才。大量實踐證明,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學生貢獻更大,企業能夠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人才培養新思維
●校企合作搭建了政府、學校、企業三者互惠的平臺。
●校企合作應結合產品特色、學校需求等,把公司的訴求與學校緊密結合起來。
近幾年,北京理工大學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學校積極致力于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搭建,通過聯合舉辦學科競賽、組織開展非畢業生就業見習、組織學生參加產學研各個項目、組織學生到愿意接收學生的企事業單位去實習等多種方式,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我校與NEC舉辦了五屆大學生設計競賽,軟件學院連續3年舉辦了亞信杯軟件設計競賽。我們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非畢業生見習計劃,以學校的名義聯系企業,為準畢業生們提供到企業見習的機會。
我校已經同一批沿海城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借助產業園項目培養優秀人才,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學校在光電技術領域與廣東省中山市進行了合作,中山市建立了專門的機構,由政府出資,支持學校完成從科研到成果轉化的過程。學校收取知識產權的費用,企業獲得了產品的利潤,政府獲得了更多的稅收,三者實現了共贏。
校企合作提升自主創新精神
●創新的基礎是培養人才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
●中國的本土人才并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首先,我認為創新需要基礎,即我們的知識功底,這是高校的責任;第二,創新的基礎是我們培養人才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只有具備科學精神和科學意識才能有創新;第三,我們要有實踐,要能夠去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實現創新。
目前的電子人才需要具備兩項素質:一是知識功底一定要深,二是知識面要廣。以產品設計為例,如果你要當設計人員,你不但要有電子信息專業的知識,還應該有工業設計、環保、節能的知識等。大學應該讓學生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校企合作實現共贏
●大學教育的長期研究特性要與企業的短期經濟效益結合起來
●校企合作的平臺是產品聯合開發和科學研究。
高校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個:一個是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內容要跟隨行業和企業、產業的發展;第二,高校教學要進行多種實驗,這些實驗都需要實驗設備及實驗場地,校企合作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校企合作就是要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搭建共同研發的橋梁。我們的準畢業生搞畢業設計的時候,包括我們的研究生搞課題研究的時候可以到企業中去。我們還要采取輔導老師制,請企業的專家來當研究生的導師和本科生的輔導老師,要實行校企聯合培養。校企合作需要有平臺,這個平臺是產品聯合開發和科學研究。
分享到: